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政府网 - 达州市政府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万源 / 人文万源 / 万源故事 / 正文

大竹河“盛兴协”商号的兴衰

来源:万源市政府办公室     作者:万源市志办 刘理福     发布日期:2020-07-01     点击数: 人次

    盛兴协商号设在大竹镇油房街,是当时万源有名的大商号之一,

    主要经营黄表、棉花。盛兴协历经35个春秋,由于军阀的敲诈勒索,最终破产。

    甘盛兴祖籍大竹县,家道小康。民国三年(1914),甘盛兴来到万源县的大竹镇经商。其时,他有资金1000余银元。初,运黄表(一种纸)到大竹河出售,再买棉花回大竹县销售,这样,往来得其便,赚了不少钱。后来,他见大竹镇贸易繁荣,就在这里租赁房屋开设店铺经营生意。因为经营有方,年年都能赚到不少钱,故而他也就“乐不思蜀”了。于是,他干脆在这里开自己的商号,以自己的名字取名“盛兴协”。他勤俭经营,生意越做越大,可谓是蒸蒸日上。甘盛兴经营有方,商号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从大竹县到湖北老河口,派人收购转运黄表、棉花。甘盛兴在大竹镇油房街购置房产30多间,商号资金积累到19万银元,同时还购置了1000多担租的田产。盛兴协成为大竹场镇上一家有名的大商号,在大竹镇享有盛誉。

    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进入极盛时期,资金雄厚,社会名气大,因此也就为军阀所觊觎,总想找机会拉肥、敲诈他。刘存厚驻守巴山防线时,团长廖雨辰派营长陈岳借查大竹河渡船公款为名,敲诈盛兴协商号,说甘盛兴挪用公款10多万元,把甘雅堂(甘盛兴之子)扣作人质,并说:这是刘督办的命令,先交钱后办案;限期不交,就要把甘雅堂和白果的范义纯、庙坡的土匪向撮瓢公爷一起枪毙。实际上是把甘雅堂弄去陪杀场。甘盛兴以为儿子真要被枪毙,不得已把20多间房屋和600多担租谷的田产变卖了,交了8万银元的罚金,甘雅堂才被放出来。自此之后,盛兴协再无力经营商业,只好关店停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