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政府网 - 达州市政府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聚焦万源 / 正文

文星塔记

来源:万源市政府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5-31     点击数: 人次

一座塔,能为一座城平添几分厚重与沧桑。万源城东天马山山顶便矗立着一座塔,面城而立,人称文星塔,光绪《太平县志·城垣图》载为文峰塔。

  登临文星塔,全城风光尽收眼底,每逢风和日丽,还可远眺群山连绵云雾缭绕的恢宏气势,以及后河碧水绕山穿城的万千气象。

  文星塔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六角攒尖顶。1934年万源保卫战期间,许世友曾在这里召开过重要军事会议,是保卫万源县城的重要前哨和军事要地,1979年被列为万源县级保护文物,2002年7月完成维修,最初建塔距今已有一百三十二年历史。《太平县志·山水》中载:“天马山,东三里,山顶七层浮图,光绪十二年(1886年)游击徐其中募建。”塔基、塔身均为六角形,层层上收,光顶。塔基高3.1米,直径13米;塔身高24米,厚1.35米,正面有一拱门,高2.9米,宽0.98米。塔身每一层均开有一个小窗口。塔为青砖修砌,砖长0.33米,宽0.2米,厚0.1米,正面、背面分别烧铸有阳文楷书“文星塔”“光绪十二年”楷书字样。

  自古以来,塔有四种类型:一为佛塔、又称浮屠;二为风水塔,起镇妖作用;三为特殊标志塔。文星塔则是第四种:赋愿塔,即赋予一种愿望、一种寄托。

  万源历来崇文尚武,明清时期出过文兼武略的巡抚杨芳,进士张乃谦,“励勇巴图鲁”、太子太保云南提督张必禄,陕西榆林兵备道张由庚,“冠勇巴图鲁”总兵马升等文人武将。而文星是文昌星、文曲星的简称,古人认为其是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一直被读书人所崇祀。历史上的进士,尤其是状元,民间传他们都是文曲星下凡。此塔起名文星塔,推测徐其中其意是在勉励万源后学勤奋立志、大有作为。

  在天马山半山腰,一对石狮守护着通往山顶的千余步石级,文星塔就矗立在石级的尽头处。沿石级而上,没走多远,能看到地上有一匹腾云驾雾的天马,仿佛暗示着登临者想要抵达理想之巅,必须马不停蹄。大约经过三百多步石级,来到一处比较宽阔的平台,平台上已可俯瞰全城景象,登临天马山者大多数都至此而休憩,停步不前,畏惧着还剩下的七百多步石级,瞻仰一下能看到一半塔身的文星塔,然后打道回府了。也总有一部分喜欢登临山顶者,从不会因为什么困难与挫折而止步,一直勇往直前不歇登攀,虽会出得一身毛毛汗甚至大汗淋漓,却能够无比惬意地感受到一步步接近目标直至抵达目标的无限乐趣。等丈量完全部石级,及至天马山山顶,文星塔圣洁的面纱便在眼前悄然揭开,变得无比清晰,令人思潮澎湃。

  历经风霜百余载,文星塔依然傲然矗立。她见证了一座城在清朝时的没落,在民国时的兴衰,见证了303位共和国将帅参加的关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一次决战——红四方面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万源保卫战,更见证了一代代英雄的万源儿女在不同时代浪潮中的前仆后继与自强不息。(马发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