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喜看秦巴大地沃野纵横,锦绣如织。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建设者们,正挥汗如雨,穿梭在大巴山腹心地带的万源市巴万高速公路建设现场,用辛勤的双手和高超的智慧,描绘一幅桥宽路阔、贯南达北的通衢大道。
阳家明,便是众多巴万高速建设者的一员。他带领着巴万高速八分部的500多号员工,心向大巴山,在黑宝山前开路,在澌滩河畔搭桥,以“开工必先、全程领先”的八分部精神,克服项目施工中的各种艰难困阻,一举夺下全线六个第一,屡屡刷新巴万高速“万源速度”。作为中铁五局成都公司副总经理兼巴万高速八分部项目经理,阳家明始终坚信,只要不畏艰苦,锐意创新,绵延的巴万高速,定将沿着无数工匠的奋斗足迹,在群山中向终点靠近。
逆境中练就“协调专家”
“虽然习惯了架桥修路中的各种挑战,但每次遇到的对手不尽一样,都是一场莫大的考验。”阳家明的老家在四川南充,1997年从兰州铁道学院被毕业后,便开始了与路桥为伴的职业生涯。从技术能手到管理岗位,一路上,他历经了21个年头的战天斗地生涯。2017年3月,随着建设巴万高速公路战斗打响,阳家明第一次揽起了“总指挥”的担子,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征拆工作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阳家明介绍,巴万高速第八标段线路全长13.816Km,含1隧23桥1服务区1互通,跨三个乡镇八个村组。管段内需征地拆迁285户,房屋拆迁区域面积达6.6万㎡,占全线75﹪,另有坟头700多座,三电迁改100公里。
向当地部门汇报,同村社干部协调,与拆迁村民沟通……从进场第一天起,阳家明就以征拆工作为项目攻关的重头戏,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多方协调。短短一个半月时间,2017年4月13日,就率先拿下万源市第一块红线用地;10月24日,顺利启动红线内房屋拆迁工作,施工生产提速增效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山高坡陡,道路险阻,是秦巴山区的典型特征。大电力引入难,地材供应难,道路运输难,加之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严重滞缓了八分部项目施工进度。面对重重困难,阳家明上下协调,提前研判,加快对外交通保畅力度,加强材料储备,抢抓有利工期,为项目在2020年竣工通车赢得了先机。
目前,巴万高速八分部工程正按照“三保一达标”要求,大干快上,协同推进,已完成产值总量的30﹪。
创新中勇立“万源标杆”
2017年8月10日,巴万高速现场推进会在八分部召开,拌合站、黄钟互通及服务区成为现场观摩教学点,阳家明所作的八标速度和创新成果展示,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高速公路建设,铺筑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福。阳家明在八分部项目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思路,大胆推进工艺创新,锻造品质工程。
施工生产,技术先行。自进场以来,阳家明先后带领团队骨干赴省外高速项目、省内兄弟标段参观学习6次,积极参加业主举行的品质工程观摩学习,组织内部员工开展测量理论培训、路基施工理论培训、桥梁施工理论培训、办公软件培训达20余次。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月”活动、“党员先锋工程”评选活动,狠抓“三保两创”活动,推动项目质量全面发展。
品质锻造,创新为要。沿澌滩河逆流而上的八分部项目,靠山临河,九跨澌滩河,主要以桥梁结构形式通过,共有桥梁8.833千米23座,桥梁比占线路总长80﹪。
“T梁预制和安装是八分部工程施工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阳家明说,管段共需T梁2708片,预制工程量大,工期任务紧张,施工工艺复杂,安装过程中安全风险极大。
为攻克难关,确保预期目标,阳家明多方考察学习,反复比选最优方案,最终建议公司斥资近千万元,购置了龙门吊滑触线、自动喷淋养生系统等先进设备和工艺。
设备投入使用后,阳家明兴奋地将办公室搬到了制梁场。三个月的反复验证,调整方案,不断总结,编写出一套规范而又便于操作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克服了试验过程中T梁变形、冷却不均等种种技术难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加快T梁供给、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制造工期扫除了技术障碍。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大将本色,阳家明带领八分部项目班子和广大员工,在全线取得项目部驻地、安全体验馆、试验室、拌合站首获验收,第一块红线用地率先拿下、第一片梁预制成功的“六个第一”佳绩,一次次刷新了“巴万速度”,树起了“万源标杆”。
然而,在成绩面前,一直笑而不语的阳家明从不把自己当作主角,他说这只是在路桥面前的一种严厉和“霸道”而已。顶着炙热的骄阳,他抹一把汗水,转身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和谐中共建“患难之情”
平安是福,安全为天。靠山临河,多为泥岩,管段内的高边坡、高桥墩作业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为此,阳家明综合施用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加大安全设备投入,创新标准化作业和导师制工作法,坚持领导带班巡查、定期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平安。
除了安全,家的温馨同等重要。阳家明把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增强项目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通过装空调、安洗浴设备,改善工作环境,关心生活困难,舒适员工的身;通过青年突击队、技能大比武活动,畅通成长渠道,留住员工的心;通过“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日常送关怀”活动,积极与地方社团联姻,丰富员工的情。
在管段内外,“八标突击队”早已成为企地和谐的纽带,阳家明就是纽带上那颗最闪光的纽扣。2017年11月的洪灾中,他组织排危挽回了11户农房安全;2018年5月洪灾中,他组织抢险打通了300多学子回家的生命通道;深渡坝房屋征拆中,他组织运输队为村民搬运家具;向家河脱贫帮扶中,他带领员工自发捐赠水泥和扶贫款……
同事们目前,阳家明总是一副对工作执拗的认真和对生活自信的笑脸,可心底里,征途中的铁血男儿,却深深隐藏着对“小家情怀”的无比愧疚。去年夏季,儿子在高考的路上备战,他没顾得了伸出坚实的臂膀;今年春天,妻子推进手术室里,他没能给得了温暖的怀抱。他坦言,对于家庭,自己不是一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我没有什么可供说道的成绩,只是路桥从业者中平凡的一员,但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为孩子做出表率。”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欣喜的是,阳家明的辛勤与付出,收获了满满的成绩。他个人先后获得中铁五局优秀共产党员和中铁五局成都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十余项荣誉称号。他正牵头承建的巴万高速八分部项目,从安全到质量,从速度到效益,也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路,越铺越宽阔;桥,越架越雄伟;生活,越来越精彩。阳家明用青春浇筑的巴万高速,必将铸就大巴山上的永恒丰碑!(陈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