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政府网 - 达州市政府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聚焦万源 / 正文

万源:让残疾人生活更加美好

来源:万源市政府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6-27     点击数: 人次

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特殊困难群体的残疾人,需要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一把重要标尺。

万源市位于秦巴腹心地带,山高地偏、土地骁脊,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主战场,达州市深度贫困地区。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784名,其中持证残疾人9107名,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4.7%,残疾人贫困比率大、贫困程度深、扶持难度大,脱贫奔康任务异常艰巨。

小县更要大作为。过去五年,万源市紧盯贫困残疾人这一深度贫困群体,量体裁衣、精准施策、集中攻坚,采取“兜底+服务”、“输血+造血”等系列举措,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6千万元,6900名残疾人家庭过上了幸福美好生活。

筑巢

为残疾人事业保驾护航

残疾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主要弱势群体,身体残疾导致发展慢、脱贫难,残疾人事业一直是共享共建的痛点和短板。让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以人为本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

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万源市先后制定实施了《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发公益性岗位选聘乡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通知》等文件,涵盖残疾人事业各领域的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残疾人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先后多次对乡镇残联理事长进行调整充实,开发公益性岗位配强残联机关和各个乡镇残疾人专职委员55名,配齐414个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重点做好经费保障、待遇提高、管理规范、能力提升“四大工程”,为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队伍保障。

兜底

让残疾人政策普惠万家

一直以来,万源市坚持以“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为抓手,以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建设为方向,持续实施残疾人民生工程、办好实事,全市残疾人事业呈现出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残疾人康复、文体、组联等工作先后荣获省市先进,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康复服务有效突破。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以白内障复明、假肢安装、聋儿语训、脑瘫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为重点,累计为945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和医疗救助,免费为18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350名(次)脑瘫、智障、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25名听障儿童提供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植入及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万源市残联被表扬为“2016年度全省‘量服康复’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就业扶贫全面推进。创新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120个,技能培训6300余人次, 18605名残疾人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帮助3500名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为53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所有农村贫困残疾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帮助6900名残疾人家庭消除贫困。

社会保障大力提升。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采取“分类救助”的办法,提高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382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全市8016名残疾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4343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提高护理费用补贴,为8016名“低保”残疾人和137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发放生活费补贴,1819名(次)智力、精神残疾人享受了阳光家园计划。

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深化“量服”服务,运用“智慧量服”手持终端APP,为18726名残疾人提供“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为200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维权服务。组建助残志愿服务队伍,助残氛围日益浓厚。争取中国工商银行资金72万元实施“集善工程、启明行动”,8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争取省民政厅及下属康复辅具技术服务中心投入资金200万实施“晚晴行动”,24个乡镇贫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发动社会捐助,救助旧院镇窑坝子村三个“玻璃娃娃”健康成长。

扶志

让残疾人生活更加精彩

扶贫先志,通过教育引导、典型引领,一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迸发出无穷活力,成为一道道闪亮的励志风景。

9岁女孩游成雪用双手代替双脚学会写字,达州首位残疾人医学博士陈邦涛被北京大学录取……万源残疾人,从不输在起跑线上。近年来,该市特殊教育稳步发展,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全市在校残疾学生464人,送教上门学生 54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6%。1428名(次)随班就读中小学残疾学生得到生活补助,143名残疾大中专学生及残疾人子女获得教育资助,58名残疾考生被高等院校录取。

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组织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14件作品参展参赛,小品《望子成龙》和工艺品《清明上河图》分别荣获铜奖。对全市500余名残疾人运动员进行选拔集训,向国家、省、达州市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20余名;2014年输送15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26金23银5铜的好成绩。2012年组团参加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取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双第一;2016年组团参加达州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46金54银20铜,团体总分位居第二。

八台镇刘达泽居家刺绣实现灵活就业,旧院镇李广映养殖黑鸡通过YY直播销售脱贫致富,庙子乡冉广德养殖山羊撑起一个残缺的家……自强不息奏响了奋进的乐章,残疾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兰松安荣获四川省“自强模范”、达州市首届“十大自强之星”、“感动万源2016十大年度人物”;全市有8名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及残疾人亲属成为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为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位巴山儿女都是奋斗的主角。万源答卷,他们在用行动书写!(陈本强 张玉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