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笔者从万源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自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1月16日,万源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20天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了农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重点针对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进行检查。
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了以下违法违规行为: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信息;食品包装标识、文字图案等模仿其他品牌;生产假羊肉、假驴肉等涉及食品欺诈的行为;生产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预包装食品无食品标签的“五无”食品;销售以次充好、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等劣质食品以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
万源市市场监管局要求,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上下联动,针对重点对象、重点品类、重点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地毯式清理检查。要查处一批农村食品商标侵权假冒案件,严查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全力营造农村食品消费安全良好氛围。
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仅万源市河口市场监督管理所就出动了执法人员58人次、车辆12台次,拉网式检查了河口、草坝、鹰背、魏家、石窝、玉带等11个乡镇食品副食店34家、餐饮经营店26家、猪肉零售店38家、白酒小作坊3家。
万源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全市进一步督促了各经营主体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记录留存制度,强化了农村食品经营者的诚实守信意识,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力度,提升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马发海 杨柳 胡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