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建等委员:
您们在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万源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建议》(第0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紧盯康养定位目标
根据机构改革方案,我市在文体旅局成立生态康养办公室,负责全市生态康养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并围绕“建设全国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标,全面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加速从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迈进,打响“养生养老、万源最好”公众口碑,力争到202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80万人次以上、2025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00万人次以上、2035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
二、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一批康养基地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我市大力推动康养旅游发展产业,全面发展康养度假支撑品牌,成功创建八台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不断提升龙潭河旅游景区接待能力及服务水平,并与四川华神公司签订协议,拟投资60亿元打造黑宝山国家级度假区。同时,着力加快龙潭河小镇和中坪乡度假小镇建设前期工作进度,完成大巴山茶文化小镇一期建设房屋46栋92套以及外观整体风貌打造和景观提升等,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预计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以上。
三、依托医疗资源,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全市现有登记备案中医诊所27家,为盘活闲置医疗资源,填补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诊疗和综合性老年医学方向的建设与服务空白,我市拟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合作方,明确市中心医院以场地、品牌等资产入股,合作方以货币、设备出资入股,共同成立股份制医养机构及医养结合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医疗康养和肿瘤康复治疗服务。项目建成后,市中心医院打造的康养产业将填补全市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诊疗和综合性老年医学方向的建设与服务空白,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示范样板医养中心及肿瘤康复诊疗中心,达到“以医带养、以养促医”效果。
四、补齐人才短板,谋求社会共同参与
我市将积极组织卫生健康、人社、财政、旅游等相关部门,尽快编制《地方康养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鼓励市场与各大高校及职业院校对接,开设康养发展相关专业,积极孵化培养康养专业人才,以“请进来”方式加大对康养服务中卫生专业人才、养老服务人才、旅游规划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康养服务专业人员服务水平,促进全市康养旅游健康发展。同时,探索在养老机构和社区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并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共同推动康养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做大做强医疗、养老和旅游服务产业,加大对专业康养人才的培训,进一步推进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提档升级,促进全市康养旅游健康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关心和的大力支持!
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