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等委员:
您们在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第7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各类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目前,全市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569处,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一、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我市将李家俊烈士故居和固军坝农民起义指挥部旧址以《川东农民起义》为名称,申报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相关申报资料已上报至国家文物局; 2019年1月,荔枝道(万源段)、马三品墓已被评为第九批“省保”单位。同时,我市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和执法力度,强化对文物的管理,对故意破坏、损毁、偷盗、出卖文物的行为,联合公安机关予以严厉打击;在城乡建设和旅游发展工作中,加强执法检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确保文物安全。
二、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5·18”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等活动,举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文物“活”起来,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利用万源发布、万源电视台和微信公众号以及政府门户网站、大巴山传媒网站及时报道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文物保护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强化队伍能力建设
为强化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我市派员参加了省、达州市组织的“古建筑保护与修复”“四川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文博行业“四川省艺术复合型人才”及“国保单位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人培训班网上专题班”等培训。同时,建立了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智库,吸纳本地文史爱好者积极投身到文物保护行业,为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投入175万元,在牛卯坪村建成了烈士陵园广场、玄祖殿红军主题文化广场、玄祖殿步道入口和文化雕塑、线路指示、主题文化墙建设,目前,该地成为我市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二是投入120万元,对我市革命遗址进行保护性抢救,主要实施的项目有万源保卫战徐向前战地指挥所遗址保护,3处红色革命遗址恢复维修,烈士陵园及相关附属工程维护改造。三是争投入50万元,用于石窝镇番坝村游步道、标识标牌、文化元素等公共服务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