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正酣,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万源干部勇敢逆行,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保障疫情防控,守护群众健康,维护社会秩序。作为“阻击战”的幕后英雄,也许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却能时刻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力量。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2月12日,万源市中心医院第三批疫情医疗队奔赴白沙分院,接替已经在一线坚守了数日的医疗队员的工作。可医疗队有一位防疫战士却一直战斗在战“疫”一线,她就是白沙分院外科护士长杨素芬。
从1月27日起,杨素芬就放弃休假,留在分院的隔离病区,隔离病区的后勤工作主要由她一人承担。她工作细致负责,白天,她忙着防疫物资的领取、发放,办公区域和清洁人员的消毒灭菌管理以及所有病人的取药、配药工作。晚上,本该下班的她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各类处置标准,查找当天工作中的疏漏,筹划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杨素芬说:“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病人,去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和时间赛跑,和病毒抗争,力求治愈每一个病人,竭力带来多一份希望。”这是万源市中心医院疫情抗击医疗队的目标,也是每一位队员的心愿。医疗队伍中,有很多都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有位护士,家里还有不满一岁嗷嗷待哺的婴儿,也和队员们一道毅然冲向前线,用自己的肩膀,肩负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任,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群默默奋战在疫情救治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们,用无私无畏的坚守和奉献向疫情宣战,为这个不寻常的春节撑起了一片晴空。
“老旧小区是‘重点’,一户也不能漏掉。”
连日来,太平镇各社区全力多措并举开展“地毯式”排查,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作为古马儿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华元从大年初一接到返岗命令至今,每天都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下,挨家挨户排查,逐栋逐栋“扫楼”。入户排查之前,他对排查工作进行了分层,把新修的封闭性较好的生活小区交给物业,他则带着社区网格人员“主攻”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是‘重点’,一户也不能漏掉。”马华元说:“漏掉一户,就多一分疫情传播的风险”。
金缔花园小区是古马儿社区的“特殊”存在,四面都是出入口,人流量大,并且该小区没有物业公司接管,日常管理是由业委会自治。排查难度大,工作任务重。马华元主动加入到金缔小区的排查工作中。每排查一户,他都会向群众反复强调这次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宣传各项防护措施。
和他搭档的是金缔小区业委会成员老欧,为了严控人员流动,金缔小区在唯一未关闭的出入口设置排查点,24小时值班值守。由于人手缺乏,老欧常常连值几班,工作强度虽然大,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很“有用”的,把这些有风险的居民排查出来,及时隔离防控,信息掌握得越详细,对疫情的阻断就越有好处,“辛苦不算啥,等疫情稳定了,我们的城市安全了,大家都安全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要让‘8912315’成为一条有‘温度’的热线”
“您好,这里是万源市疫情防控监督投诉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春节以来,市市场监管局“8912315”热线工作人员袁映每天都要接到上百个投诉电话。今年市民来电集中反映部分药店哄抬口罩价格,商超米面蔬菜涨价。价格在合理区间的,袁映会按照上级定性意见给予耐心解答。对于涉嫌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的投诉举报,则第一时间分转到被投诉人经营的辖区市场监管所处理。
来电中不乏情绪失控的,自说自话的,愤怒指责的,上来就骂的……袁映每天都会被“躺枪”无数次。“对方火气再大,说话再难听,我们都要带着理解和尊重接听每一个电话。”由于来电不断,她一整天不离座位、一口水都来不及喝,中午没时间泡面,放下电话的间隙匆忙嚼饼干是常态。“因疫情被长时间困在家里,群众产生烦躁和抱怨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化解群众抱怨,让他们的情绪得到抚慰,要让‘8912315’成为一条有‘温度’的热线。”袁映笑着说。
为了更方便执法人员监督检查,还得加班加点分析投诉举报数据,形成报告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工作支撑。
“有时深夜巡逻回来,刚刚躺下,只要一接到举报,我们都会立即前往处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药品总监贺静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线。除了日常的排查检查,只要有举报件,无论再累再疲倦,贺静也会立刻“切换”到工作状态,不遗余力开展走访调查,“硬核”地保障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消费权益。
“风雨来时,我们有伞;疫情来时,我们有担当和信念”
2月8日是元宵节,也是黄钟派出所民警黄春森28岁的生日。这个特殊的生日,他没有顾得上吃蛋糕、元宵,他正和“战友”们一起,冲锋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在黄钟镇各村“村大门”开展随检工作,全天24小时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实时体温检测,逢过必检,严守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值守一天,返回临时帐篷已是深夜。“战友们”在面包上点亮蜡烛为黄春森唱响了生日歌,这位年轻的民警强忍热泪,缓缓举起右手向在场的所有人敬礼:“为群众遮挡风雨、守护平安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风雨来时,我们有伞;疫情来时,我们有担当和信念。因为,我们是人民警察!”
黄春森只是全市公安干警的一个缩影。疫情发生以来,市公安局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积极配合卫健、疾控等职能部门整体联动,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公安局机关各警种、各派出所民警、职工、警务辅助人员迅速集结,兵分三路全警参战,与来势汹汹的疫情展开了一场敢打必胜的阻击战。每日出动巡逻防控、卡点值守警力300余人,配合相关部门设立防疫检查站32个,全面强化医院、车站、社区(乡镇)、高速路出入口、商场超市、宾馆旅店等重点区域和路段的联防联控力度;全面开展武汉、重庆、安康等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及同乘车等涉疫人员的排查,累计排查人员12000余人;依法严厉打击造谣生事、阻碍疫情防控、涉疫诈骗等不法行为,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坚决守好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底线。
“我没本事治病救人,我能做的就是把路扫干净。”
当“宅在家”成为最好的战“疫”方式,环卫工人却逆行而上,将工作岗位当作战胜疫情的战场,毫不犹豫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每天奔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一遍又一遍的清扫、消毒、收运垃圾......
“在这个特殊时期,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马路总得有人清扫啊,我就是干这个工作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卫工人说道:“我没本事治病救人,我能做的就是把路扫干净。”
作为坚守后方的“防疫者”,环卫工作不能有半点侥幸和马虎,不能有半厘差错和延迟,市城市发展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坚守一线,积极落实人员情况摸排、岗前体温检测、工作期间安全防护等工作,科学部署城区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基础设施消毒等工作。为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全力做好疫情期间有毒有害垃圾清运工作,发展中心坚持从源头分类到终端收运多点发力,专门抽调4台作业车辆,新增2条收运线路,将废弃口罩与生活垃圾分开投放、收运。为确保安全处置,收运前对废弃口罩进行一次全面消杀后,将废弃口罩装入专用垃圾袋扎紧打包,再对垃圾包及收集容器进行二次消杀,确保收运及时、日产日清。并于2月9日起,对重点防控的小区垃圾严格按照“三消杀两处置”模式进行专项清运作业,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保障。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世上从来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普通人在散发着光亮。有了这些光,疫情的汹涌肆虐并不会让人感觉害怕,因为我们能在漆黑的夜里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能在寒冷的风里感受到和煦的暖意。大概,这就是春天和希望。( 市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