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政府网 - 达州市政府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万源 / 区域旅游 / 旅游指南 / 娱在万源 / 正文

文化传承|《蚌鹤舞》,带你回味四川特色

来源:万源发布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7-25     点击数: 人次

蚌鹤舞是指产生于金辽时期的湖北而流传到四川东北部万源市大竹河片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在过去没有公路的情况下,大竹河是出紫阳到汉口最繁华的水上交通要道。明末张献忠起义后,四川屡遭战火兵灾,人口锐减,湖广大量移民进入四川,其中一批定居现今的大竹镇一带,他们将原产生于湖北的一个民间舞蹈带到了大竹河。


20200727159581641734305979.png


这个舞蹈最原始的创意来自于“蚌鹤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它表现了一个鹤有一天在河边寻找吃的,结果发现了在河边晒太阳的蚌,就用长长的喙去啄蚌肉吃,蚌立即紧紧关闭了自己坚硬的外壳,把鹤的喙牢牢地夹住了。鹤不管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这个情景被一个渔翁发现了,就上前把鹤和蚌一起拖回了家。


20200727159581644592105505.png


表演这个舞蹈首先是要制作演出的道具,主要的是蚌和鹤。

首先是选择一些在贫瘠的土地上的竹子,劈成篾条,然后选取一根大约五米长的篾条绑成一个蚌的形状,再在蚌的两边连上五根短蔑以支撑蚌的丰满外形,接着在蚌的头部绑上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圈,用以显示蚌的环形图案,同时起到固定作用。蚌的骨架制作好后,就用报纸和彩纸对蚌进行美化和装裱,然后还在蚌的边沿缀上红绸。这样,一个蚌就制成了。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往往是两个蚌连在一起,一个人藏在其中扇动两扇蚌壳,表现蚌的各种姿态。


20200727159581649076507192.png


鹤的制作是在一个圆形的背上装上两个翅膀,再在背上装上一个具有弹性的长长的鹤的头,并在鹤头上拴上一个绳子,供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拉动,鹤的外形制作好后同样要用彩纸美化。


20200727159581653334301250.png


表演的过程中,渔翁在锣鼓和唢呐声中先出场,他走着四方步,在河边悠闲的甩着钩,接着蚌和鹤也踩着音乐的节奏出场了,不一会儿,鹤发现了蚌就去啄蚌,结果蚌夹住了鹤,最后渔翁把蚌和和鹤一起活捉了。鹤与蚌在争斗中,演员走八字步,而渔翁还边逗边唱。其中还有烟火师打烟火增强其艺术效果。


20200727159581654784302207.png


现在表演蚌和鹤舞的也有将表演内容进行创新的。如蚌和鹤最后成了精,变化成人,结成夫妻等。总之,人们利用蚌和鹤的道具进行了重新演绎和打造,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