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一个收获的时节,也是万源市魏家镇巴山硒李成熟的季节,“避雨棚”庇护下的300亩青脆李挂满枝头,诱人的果香飘过田野,飘进村庄,飘入了千万农户的心房。
走进万源市魏家镇,只见成片的李子林镶嵌在大山间,一颗颗青脆李如珍珠般垂挂枝头,煞是喜人。迎着微风,香气扑面而来,让人垂涎三尺。在李子园里,一片繁忙景象。果农们乘着晴好天气,抢抓时间,忙着采摘。村民赵观秀是巴山硒李专合社青脆李基地里的一名管理员,在管理基地的同时,也承包了20多亩青脆李,她告诉记者,因连年遭受雨灾,几乎颗粒无收,今年终于见了成效,心里十分乐呵。
万源市魏家镇熊家坝村种植户赵观秀,往年是没有收成的,这几年都没有收成,就只是今年避雨棚盖起来了,收成好些,现在也没有采摘完,还没有核算,大概两万多块钱一亩,那是达得到的。
李子基地里,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在巴山硒李仓库,几十余名工人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要把刚采摘下的鲜果精挑细选,按等级进行分类包装。紧接着,快递员将客户在网上的订单进行装车,来自各地的水果经销商们也开始将自己当天所订李子进行装车并逐一清点。
广元市经销商任祥,我们是从广元那边到王总这个基地来收青脆李的,平均每天我们走量大概在5000斤左右,几乎是每天发车,每天都装,我们一直要装到他们这里青脆李结束。
开江县水果批发商石鑫,因为这个果子硬度、个头、口感这些相对都比较好,属于上层果子,在我们当地也销售的比较好,保证每天都能走一车,每天基本上有2000到3000斤,一季能收到一个月左右。
看着一筐筐、一件件李子销往各地,作为基地负责人的王米友感叹万分。从2013年发展青脆李以来,截至目前,挂果的有4000多亩,已经成为魏家镇一个支柱农业特色产业。2017年开始,每当在李子成熟时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损失上千万元,让他苦不堪言。今年四月,在市委、市政府及社会的帮助下,给青脆李建起了“避雨棚”,让愁眉不展的果农和王米友都露出了笑。
万源市梦源巴山实业有限公司理事长王米友,终于建成了300亩的避雨棚,从目前看起来效果就非常好,目前预计产量可能每亩大概3000斤左右,按照我们前段时间卖的大概平均9元、10元左右一斤。今年安装了这300亩避雨棚后,预计收入大概600万到700万。
建“避雨棚”不仅解决了裂果烂果的难题,也让王米友及当地党委政府有了奋斗的方向。大家齐心协力,壮大特色产业,定能让大家一起乐。
万源市梦源巴山实业有限公司理事长王米友,下一步,首先就是让我们有了方向,只有在避雨大棚下面才能保证我们这个果园有收益,然后第二让我们吃了定心丸,以后就是借国贫这方面,更加注重品质方面的打造。
万源市魏家镇镇长张文军,下一步我们党委政府将积极向上争取,加大对青脆李产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我们的避雨棚和连户路上再加大功夫,争取以后我们的青脆李真正的成为一个富泽强民的一个好产业。(记者 卢仕鸿 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