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地力补贴、退耕还林、人居环境改善、东西部扶贫协作分红,这些政策都享受了。”“每个月还领了170元低保!”。万源市罗文镇团堡梁村四社贫困户田先伦站在村务公开栏前,对所享受政策如数家珍。这是达州万源市基层政务公开“两化”建设成果的“微式”反映和一个集中缩影。近年来,万源市针对政务公开随意性大、实用性不够、透明度不高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政务标准化、运行规范化、公开常态化”新路子,让公开成为自觉、让透明成为常态,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亮出政务公开标准,装好权力运行“防盗门”。始终突出政务公开科学合理设计,推动政务公开全面标准化。一是晒权明责强监督。全面对标省市清单,精准规范权责要素,严防权力超限越界。2020年万源市共清理晒出行政权力5146项,其中许可323项、处罚4038项、行政裁决6项、检查227项、给付19项、奖励93项、强制167项、确认48项、征收23项、其他行政权力202项。二是定纲明目严规范。对8个试点领域进行动态调整,梳理三级政务公开事项603项;2019年38个市级部门、52个乡镇编制了公开目录;今年以来,万源市按照国办要求,梳理26个试点领域公开事项1850项(其中市级部门1362项、乡镇人民政府488项),实现了基层政务公开领域全覆盖、公开流程全链接,破解了“公开事项群众不关心、群众关心事项不公开”等问题。三是对标明向抓落实。切实把《政务公开组织管理规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编制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编制公布规范》等9个政务公开标准性文件,贯穿全市政务公开全领域、全过程,强化标准执行的检查问效,严防“有标准不执行、执行标准不严格”等问题,让政务公开的标准推得开、立得住、用得上。
二、回应群众关切关注,画好基层共治“同心圆”。聚焦群众关切抓公开,形成共享共治新机制。一是村社宣讲“接地气”。深入村社院坝讲解、蹲在田间指导、走进农家服务、挎包送教上门,用方言“土语”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开展“政策赶场、法律下乡”及政策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主动将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新冠肺炎
三、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架好服务发展“连心桥”。始终坚持用公开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创造万源发展速度。一是优化服务更便捷。聚焦政务服务全流程,完善“全市通办”事项92项、“就近办”事项273项,细化办事流程和指南;推广“一网通办”,引导群众预约办、网上办、掌上办;大刀阔斧“减肥”要件、“瘦身”流程,执行全程代办项目10件,并联审批项目10件,极大缩短办理时间。中国西部石材城项目创造了从签约到开工24天办结的“万源速度”。二是对接需求更精准。抓住不同群体关注点,精准对接需求,提供及时性、针对性、指向性强的信息推送服务,既注重覆盖面又强调知晓率。通过点对点、面对面为帮扶对象解读政策;为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工重点传送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稳岗补贴、就业招聘等信息,推动纾困助企、惠企利民的政策红利落地;对接农民工返岗,推出了“春风行动”;对接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实行了“一对一包”联服务;对企业稳产保供融资困难,推出了“金融保姆式”服务。万源市开辟绿色通道助企纾困的做法,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推介。三是基层代办更高效。打造标准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线上线下结合提升服务效率,实现基层代办和网上办理无缝衔接;继续开展政务进院坝,组织涉农部门深入偏远农村,将涉农政策宣讲、农畜技术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对孤寡、伤病(残)、五保等特殊对象,实行上门代办、全程代办,以干部实际行动换取群众的满意度,真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