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政府网 - 达州市政府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聚焦万源 / 正文

十三五巡礼:“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万源市民过得更富足

来源:万源电视台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2-14     点击数: 人次

20210218161361522550007326.png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作为长效支撑。十三五期间,万源市保持发展定力,因地制宜,借势而为,大力发展“4+2”主导产业,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市民过得更富足,县域经济更具生机与活力。

达州市首场大型实景演艺灯光秀“秘境龙潭”在龙潭河演艺中心首秀,拉开了龙潭河提档升级后蓬勃发展的序曲,让当地许多村民都过上了吃“旅游饭”的幸福日子。

旧院镇龙潭河村村民潘永涛:现在游客非常多,每天差不多有十桌人吃饭。除了我们自己人之外,还有专门请的厨师和服务员。

十三五以来,万源市聚焦“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定位,立足资源区位优势,按照“12345+N”文化旅游发展路径,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战史陈列馆的迁建和龙潭河景区的升级改造。黑宝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推进。“万源十景”、田园村落、网红打卡地等一大批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如诗如画。圆满承办达州市第二届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康养胜地·多彩万源”旅游名片日益响亮。

文体旅局副局长施玉川:“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深入实施“旅游强市”战略,着力建设“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按照文旅产业“12345+N”发展路径,上下一心,共同发力。全市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良好态势,十三五期间,共接待游客20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1亿元。

现代农业,是万源的又一主导、特色产业。万源市围绕“产业进园区、园区带产业”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4+N”特色优势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17.56万亩,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5万亩。旧院黑鸡、富硒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利用1亿余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围绕小茶叶,做活大产业,实现了脱贫攻坚与茶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瓦子坪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尧:茶产业已成为我们村主导产业,这几年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每年我们村两百余户户均增收一万余元,其中一百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茶叶局局长刘明亮:十三五期间,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立足高山富硒有机的发展优势,打造“中国硒部茶园走廊”,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坚持小群体与大规模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并坚持“产业+”的发展理念,着力开展好配套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新发展茶园产业基地共4万余亩,带动1.2万余户贫困户,4万余人,户均增收2000余元,培育了25家标准化茶叶企业,建设了100余条标准化生产线,年茶叶加工能力达到了15000吨。围绕着“小茶叶”,做强“大产业”,成功探索出“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万源奔康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