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茂代表:
你在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万源全域旅游的建议》(第026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科学合理规划,不断强化目标
为加快推动全市文旅经济超常规、高质量发展,实现文旅龙头带动,多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奋力建设川东北渝东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生态经济引领区和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我市邀请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团队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专业策划,初步完成《万源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万源市文旅产业2021—2023年行动方案》,以建设“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事业与产业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力争到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8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达到800万人次。
二、依托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
我市通过完成文旅产业“十四五”规划、全域旅游规划、红色革命遗址整体保护规划、黑宝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部分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完善全市“12356N”文旅发展布局:“1”个目标—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2”大抓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3”大核心引领景区—八台山景区、龙潭河景区、黑宝山景区;“5”个文旅圈—城市文旅休闲圈(茶文化公园、青沟腊梅园、后河滨江走廊、牛卯坪万花源等),八龙山地康旅度假圈(八台山景区、龙潭河度假区、凤凰山康旅区、大巴山茶文化小镇、蜂桶甜蜜观光特色区等),黑宝山森林康养圈(黑宝山森林公园、大中坪森林小镇、东林山森林公园、海鹰寺森林公园、赵塘富硒康养小镇、黑宝山蓝莓园、烟霞山等),花萼山生态科普观光圈(花萼山、长洞湖、鱼泉山等),万溪湖康旅体验圈(固军、三清庙、万溪湖、瓦子坪、李家俊故居等);“6”个文旅特色小镇—茶文化特色小镇、红色文化特色小镇、富硒康养特色小镇、温泉养生特色小镇、森林康养特色小镇、航空航天特色小镇;“N”个乡村旅游节点—竹峪镇东梨村、石塘镇瓦子坪村、固军镇三清庙村、白沙镇青龙嘴村、玉带乡太平坎村、官渡镇项家坪村、永宁镇柏树坝村、太平镇邱家坪村、紫溪乡柿子坝村、石窝镇番坝村、蜂桶乡让水坝村等旅游特色村。
三、破解要素制约,谋求突破发展
(一)改进完善交通基础。近年来,我市统筹部署、科学谋划,全力消除“交通”制约因素,形成安全、便捷、通达的旅游交通网络。一是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建设项目,全长24.62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7.09亿元,预计年内完成主体工程。二是黄钟至中坪黑宝山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全长10.51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黑宝山西线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全长10.273公里,已完成前期土地测绘等工作。三是铁矿至黑宝山旅游道路建设项目,道路全长44.569公里,估算总投资16.75亿元,已完成施工项目驻地建设,正在进行便道开挖等工作,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四是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2021年目标任务实施完成产业路旅游路81.8公里,包括八台山、龙潭河景区等7条旅游公路。目前除张井路(张草坝至堰头)道路改建工程9.911公里正在进行路面施工、神仙梁红军战场遗址旅游公路(柳黄乡柳黄村)19.9公里完成施工招标外,其余项目已提前实施。
(二)建立健全配套政策。2021年我市制定了《万源市文旅发展十八条措施》,市财政每年年初预算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专项规划编制、旅游宣传推介和品牌创建、农家乐等评级、特色文创产品、文旅专业人才培养、文旅优秀从业人员、优秀文旅企业奖励等。同时,加强对文旅行业的金融支持,对重点文旅企业贷款财政贴息20%,帮助文旅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协助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成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各类资金参与投资文化旅游领域,强力推动万源全域旅游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我市文旅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