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波委员:
您在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第033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公共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汇聚民意的重要窗口,更是增进民祉的关键要素。近年来,万源市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深化文化惠民服务内涵,打出公共文化建设“组合拳”,为人民群众文化福祉不断加码。一是夯实阵地建设,做强基础。统筹优化城乡文化资源,提档升级基层文化站点,夯实文化基层基础,制定《万源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关于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建设以市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街道)为分馆,个乡镇(村社)为基层服务点,全面构建线、乡、村上下联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发展。加强文化站建设和管理,分期分批对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开展“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目前,已完成青花、黄钟、八台等10个乡镇文化站的评估定级网上申报工作,正在等待省级评定。充分发挥文化场馆在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引导、示范、服务功能,持续加大舞蹈排练厅、农家书屋、书法培训室等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抓实产品供给,增强服务。持续繁荣文化供给,坚持文化活动“配送上门”,精准对接人民群众需求,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军营等地,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和“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工作思路,盘活旧资源、新内容填充旧空间,重振空间品质,全力打造“嵌入式”“融合式”“场景式”文化创意空间,增强文化空间软实力。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盘活红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多元业态融合实践路径,推进文化服务“红色+”,举办“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等活动,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三是做实要素支撑,加强保障。积极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610万元,全面加强路劲器材、乒乓球台、腰鼓、大鼓等文体设施配备,不断夯实基层文化设施。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公共文化场所建设提档升级,全面增强群众的文化参与度和获得感。全面加强文化培训辅导工作,深入乡镇、社区、学校、业余文艺团队,开展点单式文艺辅导,举办春、秋两季免费培训班,举办舞蹈、旗袍、美术、书法、合唱等培训科目,培训学员8000余人次。加大人才招引力度,近两年,通过事业单位公招、“英才计划”“团圆工程”、直接考核聘用紧缺人才等不同形式引进高质量人才45人,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为民导向,全面发挥公共文化“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功能,构建公共文化空间新布局,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推进多元融合新业态,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新机制,全力以赴推进文化设施提级扩能、产品供给提标扩面、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人才支撑提质增效,确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普惠化。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万源文化工作的大力支持!
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