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波委员:
您在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万源全域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037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近年来,万源市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以深化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深挖文化内涵,统筹资源要素,优化体制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在体制机制上“融”,“合”出文旅“新格局”。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制定《万源市“文旅之廊”高质量建设(2024—2026年)工作方案》,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托底性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建设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提升核心景区,补强基础弱项,强化文旅融合,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康养资源,主动融入大三峡·大巴山旅游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力推进“文旅之廊”高质量建设,推动旅游度假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提升,不断提升万源文旅品牌传播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奋力开创新时代万源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局面。二是在资源开发上“融”,“合”出文旅“新引擎”。积极谋划5A景区建设和国家级度假区建设。配合达州市整合巴山大峡谷和八台山资源,加强资金、政策、人力支持力度,合力打造秦巴区域旅游精品。积极推进红色文化挖掘和建设,加大红色旅游阵地开发建设力度,“固军坝起义旧址展陈提升项目”被纳入四川省2024年度革命老区革命文物展示提升行动项目,将成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精品点。深化荔枝古道活化利用,整合荔枝古道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加强宣传推介,积极开发一批荔枝古道、茶马古道文化精品线路、大巴山自然资源研学旅行线路。三是在产业发展上“融”,“合”出文旅“新动能”。开辟“文化+体育+旅游”新赛道,将攀岩公开赛、篮球赛与文旅活动结合,发挥赛事经济作用,有力促进消费活力释放。成功举办“大三峡·大巴山”2024川渝自然岩壁万源八台山攀岩公开赛、万源市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暨万源市“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和美乡村篮球比赛(村BA),全面提振消费水平。发挥农业大县产业优势,通过打造赏花、采茶、周末近郊游等农文旅“花样经济”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文化+旅游+研学”新模式,积极发展研学旅游和劳动实践旅游,不断推进生态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升级。目前已建成省级地质研学基地1处,省级海洋生物研学基地1处,红色文化研学基地1处;新建茶叶、农耕、海洋动物等劳动实践基地3处。打造“文化+商业+旅游”新场景,推进太平记忆等富有地方特色“网红地”打造,吸引游客打卡,持续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四是公共服务上“融”,“合”出文旅“新路径”。实施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工程,对A级景区的文旅硬件设施和配套进行翻新、改造,对文旅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树牢“关心游客、保护游客、向着游客”理念,健全旅游市场联合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追客赶客、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热情好客、诚信待客的旅游市场环境。搭建全域智慧旅游平台,整合全市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全面覆盖游客在行前、行中、行后需求,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优质旅游服务,不断提升旅游体验感。五是在对外交流上“融”,“合”出文旅“新形象”。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全力擦亮“金字招牌”。成功创建成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天府旅游名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14个、旅游扶贫示范村5个。坚持网络赋能,乘着“自媒体”东风,在“文旅万源”微信公众号、“万源文旅”抖音号共发表近100篇文旅相关推文,及时发布节庆活动信息、推介本地特色景点和美食,打造了解景谷的“新一线窗口”。深化旅游品牌视觉化、形象化建设,积极参加“花开天府·安逸四川”2024年四川省文化旅游(陕西)推广活动、达州—巴中文旅推介交流会、川东北天府旅游名县联盟“安逸走四川,畅游川东北”文旅推介会等活动,全面提升万源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下一步,我市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全力实施“文旅之廊”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强化文旅宣传推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奋力推动文旅事业再上新台阶。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万源文旅工作的大力支持!
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