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戮力开展全域环境治理
  • 来源:万源市城乡环境治理办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23-05-15
  • 点击数:人次
  •    2023年,是我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关键期。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质量,助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我市按照“全域推进、重点整治、结合实际、突出质效”要求,全力以赴,背水一战,努力营造环境更整洁、秩序更井然、居住更舒适的干净、整洁、有序的城乡形象。

      凝心聚力,强化首位责任。全市将全域环境治理作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首位工作。一是主要领导挂帅出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全面逐一落实各项环境治理任务。二是传导压力,各地组织精干力量,专班推进,形成活力,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三是扩大宣传。广泛动员,组织干部群众,每周至少集中开展一次“ 村庄清洁”“场镇治理” 等系列专项行动。四是常态常效。环境治理最易反弹,实行挂图作战,全力攻坚,常态治理,确保天天有治理、周周有进度、月月有效果。

            全力冲刺,强化清单管理。严格落实清单责任化。一是建立“任务清单”。按照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城乡环境治理相关考核指标,全面对标对表,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质量标准,梳理“任务清单”60余项。二是落实“责任清单”。采取包村包户、包片包段、包点包线等方式,定员定岗,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确保环境治理无盲区、不遗漏。10个涉及旅游线路的乡镇、街道办均落实了全域整治责任。三是形成“问题清单”。按照“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全域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对国省干道、旅游线路沿线环境进行全面排查,对八类环境治理问题,共梳理形成“问题清单”230余份。四是对标“整改清单”。对发现的问题形成任务清单以提醒函下发至各相关单位,督促各地对标“整改清单”,制订整改方案,完善常态治理机制,逐一整改销号。

            统筹考量,强化分类推进。当前,重点整治了八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和乱象。整治垃圾清扫不到位、清运不及时问题,杜绝垃圾收集容器内的垃圾冒头、爆满、外溢、散落等现象;整治垃圾设施设备破损、脏污和点位设置不合理问题,及时修复、更换、清洁垃圾收集容器,优化垃圾收集容器设置方案;整治公路沿线、景区周边、场镇街道居民门前乱堆乱码现象,清理规范门前杂物杂堆;整治沿线废品收购站、石材制售点、洗车修车店、建筑工地等外部环境;清理“牛皮癣”“蜘蛛网”及破损标语、广告牌等;整治公共厕所及周边脏乱差问题;强化城区城郊、场镇街道、迎检点位的秩序管理,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摊子占道经营和商(住)户乱搭乱建、乱吊乱挂、乱拉乱接、乱摆乱放等问题;加强河道清洁管理,确保河道水面及沿岸无白色垃圾、树挂垃圾、漂浮垃圾。同时,统筹资源,系统考量,紧密调度,充分利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重点提升工程项目,切实开展环境基础设施、风貌打造、绿化绿植等提升工作。

    ​        重拳治理,强化整治问效。各地迅速行动起来,掀起城乡环境整治热潮。党员、志愿者和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整治,全面起底城乡卫生死角、秩序乱象。各地以城区街道、乡镇主干道路沿线、背街小巷及村庄坑塘窑湾为重点整治区域,采取分片分组方式,对重点区域进行覆盖式大清扫、大清理、大清运,累计出动联合执法人员200余人次、车辆50台次,查获摩托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16起,摩托车非法营运45起,扣押车辆125辆,同时针对乱停乱放、横穿马路、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通过融媒体中心开展集中曝光行动3次;全面开展市容市貌提升净化行动,全市清扫道路1200公里,清除卫生死角37处,清理死角垃圾7吨,清理小广告、“三大堆”5300余处,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推动环境整治往“精”里寻、往“细”里走,实现环境质量提档升级。同时,强化过程管理。以明查暗访方式全面督查环境整治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现场立即交办并以提醒函的进行督办。截至目前,已发出提醒函19份,督查通报1期,通报批评6个单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