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中国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花萼山为分水岭分成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东北角河流为汉江水系,西南部为嘉陵江水系,又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地及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地,素有“万水之源”的美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筑牢生态保护屏障,万源市多措并举开展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纵深推进万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多方联动抓监管,健全流域环境预警网。万源市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范围广、任务重,必须联动相关部门,形成治水合力,推动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引入民主监督,签订川渝陕毗邻地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任河流域)民主监督区域合作协议,三地将坚持“力量共融、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共促”的基本原则围绕7个方面开展常态化监督,推动任河沿岸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二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城口、宣汉建立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任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巡察、监督、执法、信息共享等相关工作。截止目前,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00余人次,对辖区内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进行整治。三是激发自身活力,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乡镇)作用,加大对辖区内流域巡河管控力度,巩固治理成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群众监督作用,补齐巡查空挡,不断完善环境预警网。截至目前,县(市、区)级河长完成巡河100余次,乡(镇)级河长完成巡河5500余次,村社级沟(塘)长完成巡河3.64万余次。定期不定期开展河道专项巡查,针对信访、举报的“乱堆、乱占、乱采、乱建”等“四乱”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积极督促乡镇、市城市发展中心等相关单位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工作。今年以来,已累计投入26万元,组织1380余人次进行河道垃圾清理,清理河道垃圾60余吨,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紧盯目标抓治理,扎牢全域水域防护网。为加快建设“生态福地 f 和美万源”,水环境保护治理各部门强化督查督办,聚焦辖区内流域突出问题,以流域治理为重点,专项整治任河、白沙河、澌滩河、月滩河等流域水环境,查找问题短板,提出针对性整治措施,全覆盖排查、无死角整治。目前,任河流域有两个水环境治理项目正在实施,计划总投资1975万元,预计今年完工。以农村污水治理为难点,对8个行政村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宣传推广,突出科学、精准、多元、全民治理,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短板,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推进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改善我市生态环境,打通水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扎牢全域水域防护网。截至目前,万源市7个考核断面月均水质均在Ⅱ类及以上,符合水环境质量断面考核目标要求,各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点面结合抓宣传,夯实全民环保意识网。以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为载体,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等大型活动集中宣传造势,引导全社会关注、聚焦水环境保护,持续深入开展“七进”活动,到各乡镇(社区)宣传我市水污染防治的做法及成效,集中座谈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河湖长制年度工作要点等重点内容,将宣传工作一插到底。在大竹镇竹东村开展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任河流域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并在沿线张贴宣传单;开展白杨湖岸线垃圾捡拾、《学习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论》专题党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入户调查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