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密组织实施,扎实推进见成效。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通过市场主体基础台账,强化部门间信息匹配,建立危险化学品信息台账。我市共有53户危险化学品销售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6家,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6个,主要使用的易制爆化学品9种,现有总存量44.25kg,均未在互联网上销售。二是突出重点,强化监管。以寄递企业为重点,督促落实“三个100%”,严格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此次行动中检查寄递物流18次,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以液化天然气、石油为重点,深入开展危化企业隐患排查整治,排查危化品销售企业41家次,发现隐患77条,发出整改指令16份;认真开展危化品流向核查,核查危险化学品流向登记台账30余条,购买合同5起,检查审核6家使用存储单位资质和7人次易制爆单位从业人员资质;严格落实7 c 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属地内舆情信息和平台监测,未发现相关的负面信息和违规购销危险化学品有害信息的账号主体、网络平台;组织30余户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召开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安全工作培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