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源市审计局坚持以贯通融合为导向,不断构建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协同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积极汇聚专业监督优势,共同织密贯通监督网,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健全机制畅通运行。健全“以巡促审、以审助巡、统筹协调、双向配合”的巡审联动机制,加大事前统筹力度,落实专人负责日常联络沟通,统一资料提供口径,实现资料信息共享,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巡审效率。积极探索建立“巡审结合”模式,对涉及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重点领域的联动监督,巡察组与审计组共同进驻,实行巡察“政治体检”、审计“业务体检”,发挥“双剑合璧”监督作用,如在铁矿镇与市委第三巡察组开展“巡审联动”,做到资源集聚,实现优势互补,取得1 1>2的巡审联动效果。
二是联动协同从严整改。紧盯审计发现问题,对审计整改责任单位工作推动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长期未整改的情况,依托审计整改督促函提醒、审计整改约谈和市纪委监察、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约谈的方式,倒逼责任单位加快落实问题整改,提高审计监督效率,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效能和常态化“体检”作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率达95%。加强与人大、纪委、组织等有关部门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联动,发挥人大监督、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等制度优势,增强监督合力,2023年向纪委等部门移送线索4条,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支持配合审计整改工作。
三是统筹协调通力合作。在市委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下,万源市审计局制定了《万源市审计局关于在审计查出问题中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办法》,明确审计查出问题容错纠错的具体条件和相应措施,建立了市委、市政府,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贯通协调的容错纠错操作流程,规范容错纠错行为。加强与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沟通联系协调配合,全域共建发挥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坚决打破部门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工作局面,2023年11月,与万源市人大联合对紫溪乡政府投资项目和片区内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使审计工作形成合力,整体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四是是跨域联审创新突破。巴中市审计局与万源市审计局联合对江家口水库建设移民安置资金实施跟踪审计,明确江家口水库万源部分由万源市审计局落实专人全程跟踪参与,最终实现成果共享共用。此举打破审计主体权限约束和地域限制,创新性开展联合审计,进一步避免了重复审计,节约了财政资金和人力成本,助推两地审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攻城拔寨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