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社会治理“底色” 提升平安铁矿“成色”
  • 来源:万源市铁矿镇人民政府
  • 作者:铁矿镇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24-06-18
  • 点击数:人次


  • 铁矿镇综治中心自2023年规范化建设以来,积极整合治理资源,不断优化网格设置,加强镇级综治规范化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全面提升实体化运行水平和实战化工作效能,奋力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推动平安铁矿建设走深走实。

    整体谋划,强力推动,画好治理同心圆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应对问题多。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全一盘棋,才能将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这盘棋走好、走活。

    整体化布局。铁矿镇党委、政府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列入建设统一规划,对综治中心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通过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将人民调解委员会、人防办、网格办、食安办、扫黑除恶办公室等10个科室融合建设,同时建立了一支级平安建设队伍参与到基层治理中。目前,镇综治中心实现了室外有牌子、室内有标识、墙上有制度、落实有专人、工作有台账、功能有保障、亮点有选树、运行有成效的“八有”标准。

    (镇政法委员秦超中正在接待大厅接待来访,专职网格员徐代忠正在为前来咨询业务的群众耐心讲解政策)

    智能化建设。将“技防”理念引入基层治理,高标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成综治中心指挥调度大厅1个,安装摄像头33个、喊话喇叭5个,配备无人机1台,实现了辖区内主要路段、重要路口等全域覆盖、定期巡查、实时监控。高效率运行综治信息平台、“雪亮”工程指挥平台,融合网格员管理、社会治安预警、重点人群动态掌握等功能为一体,有效提升综治中心组织指导、综合协调、业务管理、分析研判、调度指挥“五项功能”。

    (2024年4月,网格队伍成员在搜救走失老人途中)

    实战化运行。建立健全综治中心工作会议、信息报告、首问负责、督查督办等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和“六步闭环”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综治中心运行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建立“双向反馈”工作制度,即网格员向镇综治中心报告巡查结果,中心向下指派核实并通报处置情况,确保日常巡查无死角。截至目前,综治中心累计调度网格员60余人次,指派网格员现场核实异常情况20余次。

    创新举措,建强队伍,凝聚治理新动能

    铁矿镇综治中心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契机,从社区、村民小组这些社会“微细胞”入手,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起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助力了基层治理全覆盖。

    创新培训形式。采用“点对点”“集中轮训”等方式对全网格队伍成员140余人次进行了业务能力培训。并探索推动“培训 交流”的业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你来讲、我来评”促进网格队伍成员之间思想和业务交流,用身边人、身边事、本土办法激励网格队伍成员争先进、促提升。

    强化人员配置。综治中心在编在岗5人,另聘用公益性岗位2人,明确镇综治中心主任由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兼任。实行五级网格长制度,共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4兼职网格员和70名网格辅助员。同时,划分专属网格5个,按区域分别配备专属网格员。

    逗硬考核管理。严格执行网格员考核管理奖惩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和动态调整,对履职不到位或不履职的网格员坚决调整更换。同时,全面落实待遇保障,按时发放网格员薪酬。

    前置防线,网格管理,助力治理全覆盖

    铁矿镇综治中心通过并联式或串联式发出指令、跨部门协调指挥,推动全域社会治理实体化、实战化运行,是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始终聚焦中心大局,紧紧围绕护航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广泛动员全镇70余名网格队伍成员以及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两”、平安建设志愿者参与党的重大会议、活动期间的维稳安保工作。充分发挥网格队伍前置防线作用,由网格队伍成员作为主力军,在全范围内开展社会矛盾、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敲门行动”,对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等每周定期走访摸排、主动化解处置、充分分析研判。截至目前,网格员累计巡查上报有效事件532件,有效率达100%,办结532件,办结率达100%;代办群众事项90余件;普法入户2100余户;排查隐患70余件,由中心吹哨转办、督办10余件。2024年以来铁矿镇综治中心已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3面,感谢信5封。

    (2024年4月,帮助成功搜救走失老人后其家人赠送锦旗留影)

    通过“多部门合一”,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揽子”服务,铁矿镇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铁矿品牌,走出一条符合铁矿实际情况、满足群众需要、顺应时代要求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构建起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