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古东关街道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设各项工作部署,努力构建法治、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重点任务有序推进,法治水平不断提高。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法治制度。严格落实街道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及时调整充实法治街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书记主任双挂帅、政法委员具体管、机关干部全参与、股室站所全纳入、社区居委全覆盖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街道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党工委会、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并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干部年度考核,激发干部主动学法用法,干部职工学法参与率100%,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和水平不断提高,街道各项工作全面引入法治化轨道。
(二)深化法治引领,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引领作用,严格落实街道党工委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全年党工委班子集中学法26次。积极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和指派各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签订2024年法律顾问合同,保证行政事务合法规范。并坚持重大事项、疑难复杂事项必有法律顾问参与或事前征询意见,促进工作落实科学化、法制化。进一步完善街道办公会、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以身作则并监督社区及时主动将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专项资金、民生工程及日常工作动态以及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情况在政务公开栏、公众信息网等平台公布,有效推动依法行政。
(三)优化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培育社区“法律明白人”70名,积极主动对接政法委、公安局、信访局、司法局、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结合“一条板凳话民情”,统筹开展国安、维稳、反邪、禁毒、拒酒驾、反电诈、铁路护路、扫黑除恶等活动100余次。通过线上转发宣传资料、线下张贴宣传材料、入户开展宣传警示等方式,宣传《国家安全法》《禁毒法》《信访工作条例》《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森林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受益群众达100000余人次,不断提升辖区群众法治意识。
(四)细化依法治理,持续提升法治效能。整合公安、司法、民政、自然资源、林业等职能,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统筹开展矛盾调处和治安防控等工作。组建党员、治保委、人民调解、社区民警等力量参与的“红枫调解团队”,全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00余件。庙沟河社区“网格化 积分制”工作得到市县两级调研5次,秦川社区“一老一少”“平安建设”工作迎接了四川省、达州市现场参观2次。燎原社区向前广场依法治理示范小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万兴社区、鞠家坝社区铁路护路联防安全稳定工作向稳向好。雷志强长达十四年、邹长菊长达二十年的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624名在册吸毒人员未发现复吸行为,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未出现肇事肇祸现象,辖区治安总体平稳,依法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还需加强,主城区重复访、越级访现象仍然突出。二是法治宣传和法治运用还有待发力,主城区电诈发案率全市占比65.2%。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是突出“多元化解”再发力。全面开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对“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进行实战运行。
二是突出“精准宣传”再发力。配合派出所成立完善反诈工作室,针对老人、学生、宝妈等易受骗群体开展精准宣传,做到户均一份宣传资料、人人都懂反诈知识。
三是突出“协同联动”再发力。加大与辖区学校、医院、公安、司法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强化心理咨询、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等源头治理手段,严防极端案和集体访等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