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贫困家庭劳动力 技能培训工作“四到位”效果好
  • 来源:万源市就业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8-01-05
  • 点击数:人次
  •   万源市就业局大胆创新,真抓实干,采取“四到位”办法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强转移就业竞争力,彻底消除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零就业”“零转移”,取得明显效果。

      一、组织领导到位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定期召开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专题会,加强对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领导,严格规范培训程序,明确培训责任,压实培训任务。人社局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做好2017年度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的通知》、《关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回头看”的通知》等文件,有效的加强了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组织领导。二是组建强有力领导班子。成立了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班子成员会,研究各培训学校的开班申请,认真审核培训学校的资质和授课老师的资质等事宜,总结问题不足,增添办法措施。三是抽调精兵强将抓培训。把有经验、有素质的同志充实到培训工作中,既抓好了培训工作,又培养了年轻人。四是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回头看”。组织人力进村入户开展专项摸排核实工作,全面掌握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工作情况,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和参训人员的意见建议。

      二、制度规范到位

      一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万源市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业务规范》,明确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职能职责,做到职责清、责任明。二是就业局与培训机构签订了《2017年万源市脱贫行动培训质量保证协议书》,明确了培训机构的目标任务、职能职责和权利义务等。三是实行跟班制度。坚持每期培训派跟班人员,监督、检查、指导,负责完备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和学员考勤登记等,并形成过程跟踪记录。对违反教学计划安排、培训走过场等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并上报人社局纪检监察室。四是实行政策业务知识学习制度。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就业创业培训等相关业务知识,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业务规范进行培训监管,提高了业务水平及责任感。五是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培训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徇私舞弊,不参与培训学校的吃请,不准中午喝酒,严禁收受培训学校的礼品、红包。

      三、办法措施到位

      一是严把培训学校准入关。通过政府公开招投标形式,确定了华商、华星、鸿图、奔腾四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我市定点培训机构,并上缴了1万元保证金,确保培训学校的实力和质量。二是严格监管培训工作。配备了摄像头,全程录像,不留死角;人社局、财政局等监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培训现场开展情况、资料存档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跟踪调查,对培训质量差、培训监督人员在培训期间不定时深入培训点督查,现场点名。培训结业后,将培训学员领取生活、交通补贴的信息在培训现场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严把资金申报关。严格审核培训学校上报的相关资料,并随机抽查每一期参训学员10%以上的人数,核查培训的时间、培训效果和学员的交通生活补贴领取等情况。就业局初核后上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审核,然后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划拨培训补贴资金,今年学员交通生活补贴花名册统一实行打卡直发。每期培训人数实行加权平均数计算学校的培训补贴资金,提高了计算效率、节约了计算时间,以确保资金申报更加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四是公开咨询电话和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培训效果到位

      把有培训愿望和要求的贫困家庭劳动力纳入技能培训重点对象,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一线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切实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技术要领,增强培训实效。接地气的培训工作获得了参学人员的一致好评,大家普遍反映培训内容非常适用,有的学员将授课老师请回家,手把手地教授果树嫁接、病虫害治理等技术。全年共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2118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月7日,省就业局机关党委书记李为一行深入万源市督查就业扶贫培训工作时,对万源市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实行全程录像监管、培训补贴资金申报实行科学的加权平均数等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万源市技能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走在了全省各县市区的前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