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不爱回家的人——庙垭乡扶贫纪实
  • 来源:万源市庙垭乡
  • 作者:王艳
  • 发布日期:2018-01-08
  • 点击数:人次
  •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活跃在庙垭乡的田间地头、与精准贫困户同吃同住、他们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精准贫困户一个电话他们随叫随到,他们不是贫困户的儿女但胜似儿女、他们不是贫困户的父母但胜似父母,在群众的眼中这群人不爱回家,他们喜欢和群众打交道,他们喜欢管精准贫困户的“闲事儿”,这群人是谁?他们就是庙垭乡政府的26名干部,今天我在这里就给大家摆一哈儿这些不爱回家的干部。

      这个第一书记有点老

      “老于”,原名于先均,现年53岁,2016年6月由万源市总工会在庙垭乡政府选派的第一书记。2016年6月份,火烽村村民听说来了一位第一书记时,大家就相约组团去看看这个年轻人,在村委会看到这个第一书记时,大家都说这个第一书记有点老啊!

      “老于”说:“我不是不爱回家,火烽村的精准贫困户还等着我,2018年要整村脱贫摘帽,要做的事情太多,我庆幸家中93岁的父亲身体还健康,能自己照顾自己,我只能对老父亲说‘父亲你再坚持下,儿子这里脱了贫再回家好好伺候你老人家’”。

      一年多来,于先均同志圆满完成火烽村36户128人的脱贫任务,实施危房改造38户、易地扶贫搬迁11户、五小庭院经济55户,分散式供水10户,村集体经济入股专业合作社仅2017年就分红1万元,现在大家都亲切的称于先均同志为“老于”。

      廖巡视来了

      “廖巡视”,原名廖文平,现年59岁,本该是退居“二线”的人了,但廖文平同志他不服老,主动找到主要领导要求把党委政府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交给他,根据廖文平同志的工作经历,乡党委政府任命他为庙垭乡的巡视员,在全乡收集民情、名义,接受各类信访。

      “‘廖巡视’你来了啊!我给你说个事儿,说起都不好意思,你晓得我娃儿有精神病,把铺盖弄烂了,现在没得铺盖盖”精准贫困户苏先修说道。了解了苏先修的情况后,廖文平同志马上与乡民政办联系给苏先修一家送去过冬的棉被和棉衣。

      廖文平同志一年来收集各类诉求50余件,做到件件有回复,化解矛盾纠纷10余次。现在廖文平同志走到哪里,那里就知道“廖巡视”来了,不懂的政策可以找他咨询、想不通的事情可以找他谈谈、乡、村干部不作为的可以给他打打“小报告”。

      “廖巡视”说“不是不爱回家,我只是想为脱贫攻坚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过年的时候我想回去抱抱我孙儿,我孙子从出生到现在我都没见过一眼。”

      咳得有点凶的那个就是杨书记

      “杨书记又来了”,“ 杨书记是不是那个一天咳得有点凶的那个人啊!”,“就是!就是”,“他怎么一天咳得那么凶哦,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你不晓得啊!他都感冒几个月了!”。在杨书记给困难群众送过冬物资的现场大家悄悄的议论道。

      从2016年5月份调至庙垭乡任党委书记以来,杨广君同志就在乡村干部、群众大会上说:“庙垭乡不脱贫,我就不离开这个地方,如果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不能让庙垭乡脱贫就是辜负了组织的重托,更是对不起庙垭乡的一万多群众,我们还有何颜面在社会上立足。”

      仅一年零七个月,在杨书记的带领下,庙垭乡圆满完成349户,1125人的脱贫任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6户、169人,危房改造225户,硬化村社道路14.1公里,建成人饮工程3处,分散式集中供水36户,新建村活动室1个,完成106户5千米连户路建设,改善人居环境122户,村集体经济仅2017年就实现分红3万元。

      打着点滴联系工作

      “杨书记,你都感冒这么久了,你请假回去把病治好了再来,我们都不忍心看你一天咳得这么严重”精准贫困户秦礼德说道。杨书记说:“ 老秦,我也想请假在家把病治好了再来,但是我在这里就是主心骨,大家才能安心的干工作,你们脱了贫了我就可以安心的回家休息了!”

      家中有93岁老父亲却不回家照顾的老于、临近退休主动揽活的廖巡视、感冒几个月却不请假治疗的杨书记、还有长期在乡上工作不回家儿子都不认识他的王乡长、大腿骨折后拄着拐杖仍要在乡上上班的小王乡长……在亲人的眼中、在朋友的眼中、在爱人的眼中他们是一群不爱回家的人,但在庙垭乡一万多群众的眼中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是带来致富希望的人,有了庙垭乡政府的这群干部大伙儿对庙垭乡脱贫有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