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和为贵,千万别要起纷争。低头不见抬头见,退后一步自然宽......”,这首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是由太平司法所所长熊道松历时两个月编写而成,收录在《太平调解工作法》一书中。全书共11个篇章,均以顺口溜的形式创作而成,调解工作与普法宣传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这些顺口溜就像一面面多棱镜,折射出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变化趋势和普法宣传面临的新形势。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转移,矛盾纠纷也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成因复杂化的特点,传统的说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和法治宣传,如何提高调解成功率和普法覆盖率成为了司法所在履行人民调解、法治宣传职能作用时面临的首要问题。熊道松同志从事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二十八年,他深知调解工作和普法工作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构建美丽繁荣新农村的重要性和跳出传统调解、普法模式的紧迫性。于是他通过反复下村调研,整合近年来乡(镇)政府、司法所、村委会的调解数据,总结出当前农村易发、多发的纠纷种类,用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婚姻纠纷、抚养纠纷、赡养纠纷、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十个类别的纠纷调解方式、相关法律知识编成顺口溜,传播到农村的田间地里。
牛卯坪村是万源市太平镇的精准贫困村,在脱贫过程中,由于当地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淡薄,矛盾纠纷也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脱贫的效率和质量。如何将这些矛盾纠纷扼杀在萌芽状态成为了当地干部的燃眉之急。太平司法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带着《太平调解工作法》来到牛毛坪村,用脍炙人口的顺口溜为当地农民朋友带去法律知识,为他们化解矛盾纠纷。现在当地纠纷数量直线下降,脱贫成效显著。村民朋友只要见到我们都会说上几句:“我是人民调解员,身处基层最前沿。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冷暖记心间......”。
顺口溜调解普法模式在当地农村得到了很好地实践,也得到了万源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推广。《太平调解工作法》被太平镇六个精准贫困村用展板的形式向村民宣传展示,更被列为万源市“七五”普法丛书,收到了良好反响。
现在,当地的农民朋友人手一本《太平调解工作法》,对里面的顺口溜也是倒背如流,不仅自己充实了法律知识,纠纷数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还为当地乡镇干部减轻了负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它“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太平司法所:王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