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蜂桶乡委员会 蜂桶乡人民政府关于报送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 来源:万源市蜂桶乡
  • 作者:谢加明
  • 发布日期:2018-01-03
  • 点击数:人次
  • 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研究室:

      根据《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安排的通知》(万府办函〔2017〕77号)文件要求,蜂桶乡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本乡实际,强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产业发展。1.建成巴桃园村桃树种植基地,通过流转土地20余亩,种植桃树苗3000株,青脆李5000株。2.持续扩大蜂桶中蜂养殖规模,新增蜂桶中蜂达600群,改(扩)建养殖大户中蜂养殖场1个,并为其申请标准化建设补助资金。3.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巴桃园村新增农家乐2家并营业,后槽子连片开发已签订意向投资协议,流转土地90余亩,待公司兑现资金;桥坝嘴—让水坝木瓜休闲长廊已初具规模。4.打造系列高山土特产品和道地中药材基地,截至6月底,蜂桶乡已销售竹笋达20余吨,党参、天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持续创收效益稳中向好。5.通过与万源市工商银行对接,争取黑鸡苗8000余只,补助资金近10万元。6.帮助贫困户销售黑鸡等土特产品,多渠道解决贫困户增收问题,确保2017年减贫人口如期脱贫。

      (二)基础设施。1.新房子村7公里连户路建设项目已经竣工;2.完成新房子村及场镇人畜饮水工程并投入使用;3.高家河至阴阳鱼泉村道公路已经立项(市交运局牵头);4.在巴桃园村徐家扁、巴桃园、青岗林、罗斗坝建成集中供水4处;5.建成巴桃园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修建并投入使用,改(扩)建巴桃园村文化活动场所450余平方米;6.修建巴桃园村垃圾池4处,购置垃圾桶100余个,人居环境显著改善;7.建成桥坝咀村、让水坝村垃圾填埋场1个。8.启动高家河至巴桃园道路扩宽工程6KM。(10)增设巴桃园村社道公路错车道20余处,启动蜂让公路增设错车道项目。9.高家河大桥至新房子村交管站处窄路拓宽工程已经规划设计完毕(由市交运局牵头);10.建成巴桃园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并投入使用,改(扩)建巴桃园村文化活动场所450余平方米。

      (三)民生工程。1.完成新房子村7KM连户路建设;2.建成微水窖3口;3.组织开展农民工技术培训3场800余人次;4.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构建“乡容整洁,人居舒适”的居住环境;5.着力开展“阳光村务”工作,加大对全乡4个村党务、政务、村务及时公示公开;6.强化道路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对道路破损严重的路面、垮塌堡坎组织实施平整和修缮。7.落实森林防火责任,乡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制定防火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了防火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8.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排查、改造及政治改造,截至11月底,全乡共完成危房改造54户137人;9.协调做好地力耕地保护、公益生态林补偿工作。10.完成辖区内土地确权工作和农业普查工作。

      (四)社会事业。1.完成低保清零及重新评定工作,按照应保尽保原则,最终评定低保236人,其中农村低保233人,城镇低保3人;2.加大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心关爱力度,大力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3.做好“新农保”、社保、五保等工作,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全乡新农合参保率达95%,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100%。新农保参保率达90%以上,按时足额发放各类保险金;4.完成残疾人“量服”工作;5.动员29名五保分散供养人员入住敬老院。

      (五)脱贫攻坚。1.实现全乡2017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71户260人如期脱贫,到2017年底,全乡279户1096人贫困人口,分别减少到71户299人。2.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全乡18户62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贫困户可陆续入住新居。3.贫困村“5+1+1”和非贫困村“3+1+1”帮扶工作措施有力,帮扶成效明显。4.实现1个贫困村(巴桃园村)如期“摘帽”。

      二、2018年工作计划

      (一)着力基础设施建设:

      1.启动硬化巴桃园—新房子道路扩宽工程5.5KM;

      2.启动新建高家河—阴阳鱼泉社道公路1.1KM和桥梁1座;3.争取新建新房子村大窝塘—中坪社道公路2.3KM;

      4.新建联户路1.5公里;

      5.购置垃圾桶300个,新建垃圾池7个;

      6.安装路灯16盏;

      7.新建贫困村(新房子村)卫生室、文化室各1个;

      8.完成蜂让公路增设错车道工程。

      (二)大力发展产业:

      1.栽种木瓜40000株;

      2.新增蜂桶中蜂1000群;

      3.养殖旧院黑鸡10000只;

      4.开办农家乐5家;

      5.种植中药材(黄金、重楼、党参等)1000亩;

      6.在新房子村月亮岩、新房子2个片区栽种木竹200亩;

      7.着力打造乡村旅游,重点突出巴桃园、后槽子、让水坝3个示范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财力有限,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经济发展形式单一。全乡经济收入提升,主要依靠种植、养殖等传统模式,形式单一、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困难群众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群众“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