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多重叠加的困难挑战,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经济活力和韧性持续增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64.0亿元,增长10.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2016年23.3:38.0:38.7调整为2017年的22.3:30.8:46.9。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8.2个百分点。
一、2017年经济运行总体成就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9.86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农业增加值30.36亿元,同比增长3.6%。粮食作物产量28.31万吨,同比增长1.2%;蔬菜产量17.07万吨,增长1.4%;水果产量0.86万吨,增长5.0%。全市生猪出栏45.05万头,增长1.5%;家禽、羊出栏分别为414.63万只和17.56万只,分别增长0.2%和1.1%。
(二)工业经济逐步回升
坚持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工业逐步实现回升。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加0.7百分点,比1—11月增加1.3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增速继续领跑
2017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2.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6.5和3.4 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增长最快产业的态势。
(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201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国有投资77亿元,增长12.2%;民间投资53.9亿元,增长4.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5亿元,增长86.9%;第二产业投资34.8亿元,减少9.1%;第三产业投资87.6亿元,增长9.4%。从分版块看,工业投资34.6亿元,下降9.0%;房地产开发投资1.5亿元,下降24.8%。
(五)消费市场活跃
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从行业结构看,批发业和零售业占主导地位。2017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0亿元,增长13.2%,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89.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亿元,增长11.0%,占比为10.4%。
(六)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7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公共财政支出33.8亿元,下降3.9%。金融运行稳健,存贷款继续攀高。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9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7%。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加大创业就业培训,促进充分就业。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85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905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47元,增长10.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81元。增长8.4%。
(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坚持目标导向,狠下“绣花”功夫,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2017年,全市顺利退出贫困村58个,减少贫困人口21936名。退出贫困村实现通村硬化路、文化室、卫生室、通讯网络全覆盖。
总体来看,2017年全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动能不断累积,经济发展的活力和韧性不断增强,为全市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2017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一是新增企业少且困难企业多。2017年,全市新投产的规模工业企业仅11户,而停产的企业有8户,产值负增长的企业有11户。二是企业运行成本高。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合计为94.5元。三是行业领军型企业少。2017年,全市产能最大的企业仅实现产值4.7亿元。四是企业盈利能力低。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2.2亿元,仅比上年增加0.5亿元。
(二)投资。一是项目数量减少。2017年,全市新开工项目289个,比上年减少12个。二是投资规模小。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占比低。全市5000万以上的投资项目仅仅只有8个,大项目占比低,投资后劲不足,制约了投资的较快增长。三是民间投资占比低。2017年,全市民间投资53.9亿元,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1.2%,低于国有投资占民间投资的比重。民间投资占比低,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经济发展的活力。
三、对2018年经济工作的建议
(一)抓投资添后劲。通过引进大项目,解决大企业少、龙头企业少的问题,既增加投资量又为下一步发展增添后劲。对新引进的一批高质量的大项目,实行全程跟踪、全程推进,直到项目开工投产。同时,抓大也不放小,督促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意向性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形成全面开工建设的局面,最大限度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补短板、调结构、增动能。
(二)抓工业稳增长。工业的进与退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应协调保障好企业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需求,满足企业正常生产;持续引导停产半停产企业复工复产、引导已完成技改的企业满负荷生产,最大化释放产能、提升效益。同时,持续做好重点企业的培育工作,“一企一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助力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抓培育增总量。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力度,加快做好企业的引进、培育、服务、保障和升规入统等,通过不断注入新企业来优化产业结构质量,增大“四上”企业总量,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水平。
(四)抓增收助脱贫。继续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