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编制。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大沙乡按照市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相关条例和各级规定的各项要求,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
我乡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详细安排部署了我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乡长郭波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由冯婷同志任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全力推进我乡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公开内容
根据万源市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文件要求,我乡进一步修订了《大沙乡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媒体逐渐向网络、手机微信等转变的情况,对我乡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内容、形式和公开、受理、回复的反馈机制做出新的安排。
(三)健全配套措施,强化工作督查
为提高依法公开水平,我乡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过程中,严格依法管理,加强督促检查, 强化监督,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强化责任,严肃纪律,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连续性。积极贯彻实施信息督查检查制度,严格把握公开程序,边学习、边修改、边完善,广泛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四)强化保密意识,加强信息审查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制度,凡是涉及有关保密内容不予以公开,切实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对政府信息公开、信息查询等都进行逐级保密审查,防止涉密事件的发生。对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的保密内容则及时地请示有关领导和部门。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乡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条例》和上级部门的总体要求,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合理界定信息公开范围,做到积极稳妥,及时准确,公开、公正、便民。2017年,我乡主要采取网上平台、“阳光政务”、微信平台、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公开形式,对政府信息进行公开,重点公开了以下政府信息:大沙乡主要领导及领导分工,下设机构及机构职能、政府各类工作动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等内容。
(一)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按照《条例》规定,2017年我乡在各类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条,其中乡镇文件类 42条,乡镇动态信息类27条,信息简报30条,其他 81条。内容涵盖机构信息、工作信息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类信息。
(二)公开形式
主要通过门户网站、公开栏、发放资料、手机短信等方式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本乡2017年没有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二)申请处理情况
本乡2017年没有申请处理情况。
四、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年,我乡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没有收费及减免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年,我乡严格按照《条例》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发生。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2017年,我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工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人员,工作力量不足;二是信息公开面对社会宣传力度不够,政府信息公开度与群众的知晓度不一致。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深化信息公开内容,努力满足群众需求。重点推进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及时、规范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好涉及专业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定事项的解读工作,方便公众理解信息。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电子政务相结合,满足群众通过不同载体、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以政府信息公开带动办事公开,以办事公开带动便民服务。
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努力增强服务意识。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抓手,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与深化行政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与反腐倡廉结合起来,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互动性,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将全乡依法应予公开的信息集中汇总,加大宣传力度,便于群众查询。
3.改进信息公开手段,努力扩大公开范围。按照“谁主管、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和评估考核。积极利用,规范公开形式和载体,拓宽公开范围和渠道,着重抓好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乡建设、征地拆迁、就业保障等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落实。
4.高度重视网上舆情,正确引导网上舆论。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网络信息量不断加大,很多群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发帖来反映情况,报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随时注意网上舆情,及时与群众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问题,第一时间反映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通过上述措施,及时、正确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