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整合资金 精准投入 强化脱贫攻坚财力保障
  • 来源:万源市扶贫开发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8-07-13
  • 点击数:人次
  • 近年来,万源市按照“整合资金、分类投放、精准扶持”的总体思路,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完善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着力在资金筹集、精准投放、规范管理上下功夫,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强化扶贫资金整合,提高资金集聚使用效益

    坚持财政扶贫资金“科学投入、高效使用”总基调,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持续壮大“四项基金”,深入推进金融扶贫,为抓实抓好各项民生事业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围绕脱贫攻坚规划,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2018年计划整合各类财政涉农项目资金4.28亿元,精准投放贫困村,重点用于村社道路建设、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产业发展等方面,确保“民生工程、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二是管好用好“四项基金”。持续壮大教育扶贫救助、卫生扶贫救助、贫困村产业扶持、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四项基金规模,目前“四项基金”资金规模已达1.3亿元;通过不断创新基金来源,最大限度拓宽收益范围,共惠及贫困人口5万余人,“基金”使用效果迈上新台阶。三是充分发挥融资融贷作用。2015至2017年各项贷款和债券资金到位总额达17.86亿元,主要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及完善乡镇公路网。

    推进股权量化改革,抓好资产收益试点扶贫

    近年来,万源市开展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工作,投入财政资金700万元,择优选择万源市白羊茶叶、万源市巴山安科种养殖、万源市宵月养殖等5个专业合作社作为试点项目实施主体,为274户贫困户购买股权,多措并举,充分保障贫困户收益分红。一是严格资产评估。由政府委托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对专合社的净资产、流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进行评估,以估值作为专合社原始资产,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优先股的方式量化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并发放股权证书。二是严格过程监管。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制度专合社建立健全专合社财务管理制度和账务处理等机制体制,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股权量化对象、方式等相关方案的制定由社员、建卡贫困户、村委会、乡镇干部讨论决定,并在乡镇、村委会和专合社进行公开公示。项目资金、建设内容、股权分配方式、量化对象、分配台账、分红情况等在乡镇、专合社等地进行事前、事后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三是严格分红管理。为保证贫困户取得稳定收益,前三年按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保底分红;三年后按原始股比例进行分红,专合社收益不能达到分红基数时,最低每年按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进行保底分红,在当年实现的经营利润中,按股再分配,稳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万源市白羊茶叶、万源市巴山安科种养殖2个项目已竣工验收,分红达到26万元。

    严格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公开透明运行

    不断完善全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机制,持续加大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增强扶贫资金使用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制定出台扶贫项目和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户、专账管理扶贫资金,推行扶贫资金使用公告、公示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公开透明运行。二是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大检查。在各地各部门全面开展扶贫资金项目自查自纠基础上,脱贫攻坚办联合财政局组建5个专项督查组,对全市各类扶贫资金(基金)进行重点检查、专项检查,实现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覆盖。三是开展财政扶贫资金清查行动。以“133+1”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印发《关于认真做好财政扶贫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分别从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扶贫和移民等部门抽调52名骨干力量组成6个清查组,对全市52个乡镇2015—2016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及结余情况进行全面清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