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试点工作,万源市教科局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挖掘本土教育特色,扎实开展好试点工作。
创新公开渠道 完善平台建设
万源市教科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政务公开。线上充分契合新时代“互联网+”特点,构建两大主平台和新媒体平台。线下因地制宜,基层学校利用新媒体、公示栏、黑板报等公开渠道,及时发布、更新义务教育信息。
坚持“中国.万源”政府门户网为核心渠道,以“幸福美丽万源”信息服务平台为辅助渠道,设置教育领域专栏,及时更新两大平台已公开信息内容,不断充实新增公开信息,聚集平台互动,制定并公示《办事指南》,提供方便快捷办事流程,累计更新信息268条。
坚持统筹四川省政务服务一体化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模式。统筹部署公开信息与管理,实行行权办与政务公开办联合办公。联合梳理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政务公开事项,优化了行政服务流程,形成较为完整、规范统一的教育领域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更方便、快捷、更有效的政务服务。
坚持以新时代新媒体作为辐射载体,充分利用中国网、四川新闻网、达州日报网、万源政务网、万源红网、达州教育、达州先锋网等各级媒体网站加大公开范围,扩大政策知晓度。并开通万源教育微信公众号,设置教科动态、党建之声、师生风采等模块,公开学生资助流程、学籍异动、教师公开考调等服务事项,简化群众办事流程,达到实用、便民、亲民的实效。累计发布教育信息228条,群众参与度、认可度、满意度较高,浏览量、点赞数持续名列本市新媒体关注度前三。
创新公开内涵 提升公开实效
提高教育政务公开实效,是促进法治校园、创新校园、廉洁校园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点工作始终贯彻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阳光教育、廉洁教育,丰富公开内涵,推动“五公开”落地落实,真切提高公开实效。
坚持政务公开与法治建设相结合。运用多渠道公开试点平台,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为主题,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市级“十大行动”法律进学校先进单位1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2所,集中打造了一批法治文化长廊、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等活动,继续巩固示范创建成果,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在全市中小学掀起了法治建设高潮。
坚持政务公开与廉政文化相结合。借力巩固“133+1”整治行动,融入廉洁细胞工程建设。运用多渠道公开试点平台,以播种廉洁理念、倡导廉洁行为为核心,以廉政文化宣传建设为重点,建设廉洁机关,打造一批廉洁校园。开展廉洁征文活动、办廉洁主题黑板报、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活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学生家长传递“廉洁为美、廉洁为人、廉洁做事”正能量,有效将廉洁文化渗透到每个家庭,构建和谐、幸福家庭。
坚持政务公开与特色文化相结合。鼓励基层学校加强对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技创新、体育艺术、思想文化宣传等方面工作的政务公开,让学校教育教学重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的过程中,充分融合万源地域、教育特点、学校优势,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富有地域标识、地方特色、学校标记的政务公开栏,其中以市太平镇小、蜂桶小学为代表的国学启蒙、同维文化校务公开栏目颇具代表性。
坚持政务公开与学生资助相结合。开通了万源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众号,内设阳光校餐数据平台和助学贷款咨询互动平台。衔接四川省学生资助网,不定期发布中央有关部门出台的资助政策措施,实现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阶段资助信息内容全覆盖。尤其是“在线互动平台”受到社会一致好评。为了扩宽资助信息宣传覆盖面,切实保障偏远乡镇、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上学问题,市教科局在政策宣传上下足了功夫,汇总编辑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印制发放“四川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宣传手册5000余份,动员乡村干部、学校教职工、帮扶单位责任人走村入户,加强资助政策宣传,防止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时,部分中小学、职业学校还相应公示了一系列学校资助、社会资助等项目。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教科局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提升万源群众对教育领域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民意,为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助力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今后,教科系统还将继续借力基层政务公开的契机,勤于落实、善于创新,把此项工作做好抓实,让万源教育发展沐浴在阳光之下,让全市人民更好的共享万源教育发展的成果,为建设幸福美丽万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任朝霞 钱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