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把握三个关键强化驻村帮扶
  • 来源:万源市扶贫开发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8-10-19
  • 点击数:人次
  • 今年以来,万源市针对集中轮换新任第一书记和新选派驻村工作队员,以强化自身能力、聚焦攻坚靶心、真情服务群众等三个关键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力度,为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保障。

    把握关键角色,做脱贫攻坚的“明白人”。一是加强自身学习。采取“学理论+学实践”的双学模式,将所有政策文件及时汇编成《万源市驻村工作队业务培训资料汇编》,通过培训、文件、网络等途径和向基层群众学、第一书记学的学习模式,迅速提升新选派驻村队员自身攻坚能力。二是强化驻村履职。根据驻村工作队五项职责任务,建立日纪实、周例会、月清单、季报告、年总结的工作机制,对照年度目标任务,逐一建立台账,逐项细化措施、明确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定期向联系领导、帮扶单位、乡镇党委汇报,共同研究推进措施和解决办法。三是注重沟通协作。明确第一书记为村级党组织的第一负责人,与驻村队员、村支“两委”协同开展工作,处理好驻村工作队与乡镇党委、帮扶单位、村支“两委”等帮扶力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把握关键目标,做脱贫攻坚的“践行人”。一是继续抓好硬件建设。根据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指标要求,对各村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村道路硬化、“两室一阵地”等硬件建设,逐户逐项建立建设进度表,落实专人进行督促。二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深入实施“发家计划”,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房屋租赁等方式,盘活现有集体闲置资产,创新发展模式,确保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人均6元以上,示范村年收入达到人均20元以上,持续巩固已退出村,分批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三是办好农民夜校。按照夜校“八有标准”,将标识标牌、师资介绍、工作制度等内容及时上墙,制定教学计划,按照群众需求什么就培训什么,建立健全积分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学积极性,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把握关键形象,做脱贫攻坚的“贴心人”。一是定期入户走访。形成定期走访机制,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的协同配合,每月集中走访所有贫困户,每2月集中走访所有群众,及时掌握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情况。二是真情驻村帮扶。严格落实工作在村、心思在村,沉下身子、躬行实践,与贫困户结“亲戚”、交朋友,以常走动、多交流、问冷暖、解难题等方式,改变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面貌。三是及时解决困难。通过农民夜校、院坝会、村(居)民说事会等,建立群众诉求台账,掌握他们的诉求和困难,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争什么,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切实提升群众认可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