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虹桥乡委员会 虹桥乡人民政府 关于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的报告
  • 来源:万源市虹桥乡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8-12-05
  • 点击数:人次
  • 根据《万源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万脱贫办发〔2018〕86号)文件要求,虹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根据我乡工作进展实际,就我乡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及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体脱贫情况

    我乡位于大巴山南麓,距万源市城区52公里,地处川陕交界处,东接陕西镇巴县仁村乡,南连永宁、溪口乡,北邻康乐乡,西衔竹峪镇,幅员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6亩,林地面积90565亩。全乡下辖五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1507户,5500人。其中土龙庙、大茶园2个村为贫困村,亭子庙、三岔河、孙家沟三个为非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2户1072人,2014年至2017年已脱贫258户813人,2018年,全乡脱贫56户170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3600元,脱贫户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有”。退出村大茶园村于11月7日接受达州市检验,达到退出标准。

    (二)组织领导情况

    建立健全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双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了脱贫攻坚站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及时安排相关工作,紧跟全市工作步伐。

    (三)具体工作情况

    1.安全住房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按照“2018年集中攻坚,完成硬件达标建设”的决策部署,虹桥乡全面实施完成住房安全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全乡共计实施易地搬迁54户171人,其中新建35户117人,投亲靠友12户22人,购房7户32人;实施危房改造184户,切实保障困难住房住房安全;实施297户人居环境改善,进一步改善了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2.“两室一场地”建设。2018年全面完成大茶园村文化室、卫生室新建任务,建筑面积均达到150平方米,村活动场地硬化面积均超过1100平方米,配齐相关医疗文化设施,满足了大茶园村群众基本文化及卫生医疗硬件设施刚性需求。

    3.“五小庭院经济”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五小院经济”庭发展项目,并于10月底完成验收。全乡共计发展巴山土鸡养殖1268只、中蜂22桶、生猪25头、肉牛20头、肉羊59头、种植其他小果木52株,涉及补助资金6万余元

    4.产业扶持周转金使用情况。全乡共有产业扶持基金共62.4万元,涉及贫困户17户21万,注入集体经济组织2个19.2788万元,结存22.1212万元。

    5.全年脱贫摘帽任务。一是全面完成全乡56户170人脱贫任务,巩固14-17年脱贫人口一超六有指标。二是完成大茶园村一低五有脱贫摘帽指标,并通过万源市、达州市验收。

    6.2018年以来中、省、达州市、万源市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虹桥乡根据中省、达州市、万源市反馈的问题清单,深入开展问题自查和专项整改。对存在的问题,主动认领、理性分析、客观对待、举一反三、从严从实从细进行整改,确保全面整改到位,为脱贫攻坚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7.“5+2”帮扶工作情况

    帮扶单位万源市投资促进局向土龙庙村派驻了第一书记,替换原我乡派驻的第一书记;市联系领导吴成经常深入到虹桥乡调研指导,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全乡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题,有力的推动了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市级联系部门经常深入村社户开展帮扶工作,捐钱捐物;第一书记及驻村农技员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本职工作。驻村工作组长期蹲点、深入贫困户中开展帮扶工作;村法律顾问切实为贫困户宣讲法律法规知识,依法维护贫困户合法权益;农信员走村入户,为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提供信贷扶持。

    (四)工作经验

    1.找准重点,四类重点对象安全住房建设进度较快。

    一是落实责任,保障进度。所有易地搬迁及危改(含人居环境改善)对象,全部落实“三包责任制”,责任人具体负责包质量监管、包工期进度,包资金拨付。二是分批实施,强化安全。有计划分批次实施危改,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对今年需进行危改的农户,由村社开会选择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一施工,农户也可以自己委托有资质的其他施工队施工。因户施策,合理部署。虹桥乡在危房改造工作中坚持“先排危加固、再改厨改厕”的原则,在第一个时间节点全部解决“安全”的问题,在安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阻碍乡村振兴中厨房厕所脏乱差的千年陋习,彻底解决卫生厨房、卫生厕所的问题。四是遵循政策,实事求是。虹桥乡对非贫困村四类重点对象中住房有困难的,认真进行摸排,纳入“四类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2.找准方向,贫困村致富产业发展推进有力。

    虹桥乡为寻求产业发展良方,现主要发展中蜂养殖,与太一蜂业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对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发展养殖。初见成效,大茶园村中蜂养殖大户游国宝今年蜂蜜收益已达两万余元。我乡主动与万源市农商行对接,发放小额信贷、、产业扶持基金进行资金支持,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

    (五)存在的问题

    1.乡村干部及驻村干部存在的问题。一是村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三职缺位,。二是乡干部职数偏少,大多身兼数职,日常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兼顾上存在一定问题。

    2.非贫困村脱贫任务艰巨。虹桥乡两个非贫困村贫困户人口多,基数大。未脱贫人口多数在非贫困村,脱贫任务仍然艰巨。于此同时,非贫困村政策倾斜较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二、2019年工作计划

    )奋力冲锋,打好脱贫攻坚

    1.用好政策,精准到户。协调上级落实22个扶贫专项相关项目在我乡的具体实施,用好用活到村到户扶贫帮扶政策,带领全乡人民脱贫奔康。实现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确保2019年实现全乡55户136人脱贫的目标任务。

    2.落实责任,多点用力。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对14-18年脱贫户一超六有继续加强巩固,并对照标准查找短板,进一步提高全乡脱贫攻坚适量,确保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3.强化帮扶、多方用力确保脱贫效果。进一步夯实帮扶措施,加强“5+2”帮扶力量,优化人员配备及资金保障。做到队伍拉得出、后勤跟得上、帮扶干得好、脱贫质量高。

    查漏补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紧完成三岔河村社道路硬化等项目,提高群众满意度。查漏补缺,加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多向非贫困村倾斜,确保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

    (三)多方用力提高造血能力

    与基层组织建设齐头并进,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加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主题,培育一批致富能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切实发挥党员干部、村委会干部的双带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乡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一是进一步扩大中蜂养殖,药材种植等产业规模。积极引导,鼓励大户带动小户的模式,以大茶园村和土龙庙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以点带面大力发展。

    二是积极寻找专业农业公司发展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努力打造具有我乡特色的农副产品。

    切实找准着力点,加大对民生事业投入。

    1.强化民生保障。一是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致富技能的提升,每年举行至少4次专题培训会;二是抓好低保户、五保户、孤儿、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众的关怀解困工作,全面保障其生活水平。

    2.强化医疗保障。一是进一步提升乡卫生院诊疗水平,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加大新农合全覆盖、新农保应保尽保,减化住院报账和养老金领取程序,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医疗再保险等政策。

    3.强化文教保障。一是加大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改善群众休闲健身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入外地慈善团体前来我乡开展支教帮扶活动,并进一步提高我乡教职人员教学水平。三是做好贫困家庭、残疾家庭在校学生的教育帮扶力度,并对考取职业技术学校、重点高中、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给予政策帮扶,在我乡形成好学上进的风气。

     

    中共虹桥乡委员会  虹桥乡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3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