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画万源——万源市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纪实
  • 来源:万源市政府办公室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8-12-12
  • 点击数:人次
  • 万源,襟带川、陕、渝之要冲,是国家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汉江、嘉陵江的分水岭。近年来,万源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防污与治污相结合、以环保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推动河长制落实为主线,全面打响污染防治“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战役。

    生态立市,科学发展高站位

    万源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响亮提出“生态文明大示范战略”,先后出台环保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县级领导分包制。全市上下形成部门联动,企业治污,社会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加快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为加大生态环保科学治理,万源市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引进治理公司。花萼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地,研究生毕业的郝光作为万源市首批引进的环保人才留在了这里,他为保护区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万源引进的“北控威保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城区保洁、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渗滤液处理,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清道夫;万源市与华新水泥窑采取“预处理”协同处置的办法将生活垃圾变成水泥,有效解决了城区及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问题。

    科学治理,碧水蓝天相辉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万源市全面打响污染防三大战役。让天空蔚蓝,万源市组成多个联合执法组,聚焦“小散乱污”企业、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环境问题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三年共查出污染源400余个,关停取缔“小散乱污”企业69家,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94起,关闭砂石厂40家,关停煤矿和水泥窑2家,改造加油站42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7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8人,查封扣押60件,限产停产1件,累计处以罚款705万元。2018年1—11月,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05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位居达州前列。

    使流水澄碧,全面落实河长制,编制完成7大流域保护方案,设立河湖长市级16名、乡级129名、村社级99名,小型水库库长12名、山坪塘塘长996名。严格落实目标、问题、任务、责任“四张清单”,整体推进“清水、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着力推动管护全覆盖。积极争取资金建成官渡、青花、罗文等1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设施,有效缓解了全市的水污染问题。

    还大地干净,先后投入878万元开展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细胞工程”,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认真落实生态环保教育,在全市学校及社区开展环保知识课或环保知识讲座。创新“连片治理综合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户收住、组收集、村集中、乡镇监管统一压块运转”模式,集中收集到华新水泥厂无害化处理。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创新实施“四色”工作法。对已完成整改贴绿色、达到时序进度显蓝色、整改进度较慢闪黄色、整改进度滞后亮红色,全面有序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

    康养惠民,人与自然共相生

    万源市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生态农业示范带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建立生态保护、康养旅游和居民生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良性模式。太平镇牛卯坪村、白沙镇的青龙嘴村等地坚持“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导向,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建设旅游新村。

    万源将康养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带动富硒农产品及道地中药材加工等生态产业。全市以“康养旅游”为主体,“秀出青山,亮出河道”,让游客随处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静得下心,养得了生。

    万宝之源,绿色崛起谱新篇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奋斗拼搏里书写。“巴山之心、万水之源、养生之地”,一个川陕渝地区理想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正在形成。60万万源人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新时代精神,正在用质朴的热情和干云的豪情书写着天蓝、水清、山绿、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美好画卷。(杨杰先 廖晓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