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决胜时期,为着力将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把正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扶贫工作落实落地落到位,确保扶贫工作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一低五有”的脱贫标准,看贫困群众在衣食、住房、饮水、教育、医疗、收入等方面是否存在短板、是否达标;看村产业发展及管护、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易地搬迁入住及拆旧复垦等方面是否看得见、摸得着,并以此建立问题台账,责令各村、责任部门、帮扶单位和帮扶人举一反三,限期整改。
综合乡级领导、驻村工作队以及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对扶贫工作措施、扶贫干部等进行客观的评价研判,建立扶贫考核问责机制,给那些出了力、流了汗,花心思、下功夫、出实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一个公正、准确的评价,同时严肃追责问责那些不履职、不出力,阳奉阴违、浮于表面,事不关己、淡然漠然等情形扶贫帮扶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