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各级政府关系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5月10日,万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启文赴花楼乡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我市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山高坡陡,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据汛前排查,今年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还有135处,加之主汛期已经来临,防灾形势十分严峻。
唐启文一行先后来到董家梁村9社棕子湾、苟家坡村2社危岩体两处新增地灾隐患点开展实地调研。每到一处,调研组都细致察看隐患点地质安全、周边环境等情况,并向当地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询问隐患点最新情况,听取相关部门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汇报。
苟家坡村2社危岩体位于国道210线长梯子处居民房屋背后50m处的斜坡上,该处表层岩体由于长期的风化及雨水侵蚀较严重,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严重威胁岩体下方5户居民的安全。唐启文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实时监测危岩体动态,并迅速拿出排危除险方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唐启文指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生命工程”,容不得丝毫麻痹和疏忽。现汛期已至,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多发现和处理一处险情,汛期就多一分安全”。唐启文强调,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防治结合”,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要抓隐患排查,在监测预警上实现新突破。要加大地灾隐患排查力度,彻底查清各类风险隐患,并加强宣传和应急演练,确保安全度汛。二要抓治理工程,在治理维护上凝聚真功夫。要顺排工序、倒排工期,确保措施到点、时限到天,确保防灾工程正常运行,尽早发挥治理工程效益。三要抓灾害防范,在避让避险上力求新成效。要高度重视强风暴、强降雨、强雷电等恶劣天气的防范工作,并做好主动避让、预防避让、提前避让等处置措施,尽最大努力将可能发生的灾害损失降至最小,真正实现隐患排查“零遗漏”、避让搬迁“零拖延”、工程治理“零风险”,地质灾害“零伤亡”,千方百计守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
市自然资源局机关党委书记曾登瑜、花楼乡乡长李如斌、副乡长邓李桃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