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201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 来源:万源市统计局
  • 作者:何孟博
  • 发布日期:2019-08-15
  • 点击数:人次
  • 2019年上半年以来,我市立足生态功能区建设实际抓发展,与去年相比全市经济逐步回升,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三次产业稳定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基本保持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但与达州市计划任务相比大多数指标差进度,即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供给侧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新型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发展瓶颈。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83亿元,同比增长6.0%(差任务1.5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3.01亿元、24.55亿元、35.15亿元,分别增长3.2%(差任务0.5个百分点)、5.9%和7.2%(差任务2.4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势头较好,农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40亿元,增长3.4%;生猪出栏49829头,下降1.6%;肉类总产量6517吨,增长0.8%。   

        (二)工业生产企逐步回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5%(差任务0.5个百分点),增速比1-5月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逐步回升。    

    (三)投资继续保持增长。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8.1%(超任务0.1个百分点),增速比1-5月提高13.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3亿元,减少33.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02亿元,减少4.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8.83亿元,增长14.3%。  

        (四)商贸服务业增速减缓。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亿元,增长10.6%(差任务0.7个百分点),增速比1-5月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14.2亿元,增长10.6%;住宿餐饮业营业额0.8亿元,增长4.5%。  

         (五)财税金融运行稳健。上半年,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33亿元,增长8.75%(超任务0.2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为19.83亿元,增长6.99%(差任务9.01个百分点)。截止6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85.60亿元,比年初增长12.96%,其中,居民存款余额为151.95亿元,比年初增长17.7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11.32亿元,比年初增长1.43%。    

    (六)城乡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2元,增长9.3%(超任务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01元,增长9.3%(差任务0.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小升规”、“个转企”工作滞后。全年时间已经过半,但达州市下达的“四上一新”升规入统工作15家的任务进展缓慢,目前除批零住餐已入库6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他均未入库。  

    二是非洲猪瘟持续影响一产业发展。非洲猪瘟让养殖户担忧,在很大程度挫伤了养殖户和老百姓养殖的积极性,生猪出栏比去年下降1.6%,猪价上升,畜牧业数据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一产业发展。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投资增长后劲严重不足,在建及新开工项目及重大项目少,无法满足目标任务完成。上半年新入库项目37个,投资额23.37亿元。至今库内项目情况:500-5000万以下项目,共80个,其中55个竣工,其中在建25个,剩余投资金额合计1.85亿元;5000万以上项目只有13个,其中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项目万源市段根据实际进度返数据(大约每个月1.5亿左右)。其余12个项目剩余投资额度为11.24亿元。  

    四是商贸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商贸业总量及规模都小,全市上亿商贸企业仅1家,5000万以上6家,其余均在5000万以下,体量大的秦巴二手车企业又受达州政策影响了该企业的发展经营,加之新入库的企业规模小拉动作用弱,半年全市社消零28.9亿元,比开江县都低了9.46亿元。服务业发展缓慢,万源市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其中留库观察1家),且规模、体量均小,上半年没有新入库的企业,发展任务非常艰巨。  

    三、下步工作建议     

    1.创造良好环境,加强企业培育。一是狠抓企业入库。利用四经普契机联合各部门积极开展摸排我市“四上一新”企业规模、结构、效益等情况,做好新增企业申报入库工作,保证达标企业应统尽统,为全市GDP的持续增长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四上一新”企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联合、加盟等方式发展现代工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扩大发展生存空间,做大做强。  

    2.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各类招商活动平台,积极“走出去”推介洽谈、“请进来”实地考察,以富硒农产品深加工、道地中药材深加工等产业为重点,分层分类、定点定向开展招商引资,加大航天七院航天康养城、黑宝山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对接力度,提高项目对接成功率。推动项目早履约、早开工、早投产,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对口行业部门沟通协作。我市将加强部分间、部门与达州市对口部门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认真研判相关行业统计数据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和支撑,并多向达州市对口部门汇报,争取达州对口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切实做好全市统计数据上下联动及协调性评估工作,客观准确地反映全市经济运行态势,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