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山里扶真贫
  • 来源:万源市康乐乡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9-08-28
  • 点击数:人次
  • ——达州市总工会邓玲玲的扶贫小故事

    达州市总工会下派康乐乡杜家坪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邓玲玲是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她丢下了机关工作的优越条件,不忘初心,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扶贫,还没有等到上级正式行文之前就背起行囊驻进了这个村。

    邓玲玲从小在东北长大,北方的路四通八达,哪里体会过蜀道之难。在接到组织的安排时虽然做足了思想准备,但习惯了平原生活的她哪里知道去康乐的路那么艰险。由于万源到康乐的公路正在扩建,封路堵车是家常便饭,常常是从陕西或溪口绕行,早上从达州出发,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到达康乐,有时甚至更久。在雨季,由于山体滑坡,公路上方随时有石头落下的危险,路窄弯急,这样的环境还是让她有点失落甚至害怕,但是到了杜家坪村,看到热情的乡亲们,看到儿童那纯真渴望的眼神,她心理暗自下定决心,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期望,更是那一颗为脱贫攻坚奉献青春坚定的“初心”。

    刚开始到村的时候,群众听到一口东北话,不晓得哪里来的一个东北妹儿,小孩们总是围着她转。

    一晃一年时间了,邓玲玲努力改变自己的口音学当地的土话,记得她第一场组织贫困户大会时一口东北口音中略带一点川普,但接地气的讲话,一说一笑的性格给参会的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快融入了那里的群众之中。

    邓玲玲为了尽快掌握全村贫困户的家庭住址情况,开展帮扶工作,自己绘制了全村贫困户分布图,对贫困户家庭住房情况,生产发展情况,是否养猪、养羊、养牛、养鸡一一进行了标注,每到一户不要村干部带路,去的时间多了,贫困户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同老人摆龙门阵聊家常,带孩童玩耍,连贫困户家中的狗都不咬她了。

    20190828156696514905208192.jpg

    山岚的风吹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她站在了山头俯瞰着每一户村民的住房,太阳下山时她还在山头组织贫困户召开会议,大树下欢声笑语,你一言我一语,畅谈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邓玲玲为他们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关心贫困户家的大事小事,为他们办事服务,当他们的贴心人。

    邓玲玲看到一些村民没有稳定的产业,缺技术,她积极争取四川省总工会农民工种养殖技能培训项目,在康乐乡开展贫困农民工种养殖技能培训,请专家走村入户、田间地头讲解指导,明确了重点发展党参、天麻、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了解到康乐乡贫困农民工生活困难,通过争取上级工会的支持,为康乐乡申报了四川省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贫困农民工扶贫脱困精准帮扶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工家庭每户发放帮扶金1000元,以解燃眉之急。看到康乐乡小学条件落后,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她积极向达州市总工会反应相关情况,获得了四川省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情暖高寒留守娃”爱心帮扶项目的支持,为70余名留守儿童每人发放一套防寒服、一双防寒鞋,为学校添置了太阳能热水器、计算机、净水器。

    20190828156696524488102153.jpg

    她是很懂农村,懂农民的好干部,从到贫困村扶贫的第一天开始邓玲玲就把“群众需要什么”作为选择项目的先决条件,她自己设计的入户表格中重点选项就是“本人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最想发展的致富项目是什么?需要我们帮扶什么?”看似简单的设计,不仅打开了贫困户的心扉,更搭起了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在开展帮扶活动中时刻没有忘记她的帮扶户,经常到家里走访,关心学生上学的事,老人医疗健康情况,住房安全问题,在她的帮扶日记里都进行了安排,前不久帮扶户家里房前因洪灾造成滑坡,对住房安全有影响,她到处找相关部门,到处反映问题,上下求人,终于得到了解决。

    20190828156696529993603128.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距离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绝不收兵。”邓玲玲同志牢记总书记重托,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行动融入贫困山区,融入群众的生活,践行了一名扶贫干部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初心和使命,在脱贫攻坚路上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