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万源市的“脱贫摘帽”年,为如期完成“32个贫困村退出、9937名贫困人口脱贫和整县摘帽”的目标任务,近段时间以来,万源市正式启动了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行动,全面对标补短、倾情蹲点帮扶,严格兑现奖惩,全面打响“整县脱贫摘帽”冲锋仗。
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弱项
一是对照各级反馈问题立行立改。今年来,四川省级共向万源反馈3批次59个问题,达州市级共向万源市反馈3批次36个具体问题,万源市脱贫攻坚办均以发点球的形式反馈至各整改牵头单位,并持续跟进督办,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同时认真开展“回头查”,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梳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二是对照大排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围绕3万户、9.3万名贫困人口,以及未纳入贫困人口的低保户、危房户、残疾人户、边缘户等“六类重点人员”,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认真研判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整改、责任三张清单,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做到立行立改、边查边改,并持续开展整改销号和自查自纠工作,力求各项问题整改措施有针对性,推动整改工作落地见效。三是对照日常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开通脱贫攻坚诉求热线,设立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结合市民意调查中心每月一次电话随访,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脱贫攻坚领域问题。同时,采取统一建立问题台账、分级分类交办、“三级”督导督办的形式,高效推动发现问题整改,确保“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
聚焦蹲点帮扶,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帮扶质效
一是严格明责。制定《万源市应知应会脱贫攻坚帮扶知识》,确保帮扶干部人手一本,要求帮扶干部熟记脱贫攻坚政策,明确精准帮扶“做什么”“怎么做”,33名县级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全面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示范引领170个驻村工作队、1.1万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全覆盖,切实形成“个个带头打冲锋”的战斗格局。二是严格履责。制定“百日冲刺”9项铁律,压紧压实帮扶责任,严明全市帮扶力量请假审批制度,要求乡镇干部派驻充实驻村工作队,开展蹲点帮扶。要求帮扶责任人每月不少于4次,每周不少于1次,每月累计不少于10天入户开展个性化帮扶,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助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三是严格问责。制定《万源市脱贫攻坚“百日冲刺”精准帮扶问责办法》,实行通报批评、扣减目标考核分值、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处理以及党纪政务处分,对照市级帮扶单位、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帮扶任务,严格问责问效,对驻万部门(单位)和达州市级以上帮扶部门(单位)未落实帮扶责任的,函告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逗硬兑现奖惩,着力激发脱贫攻坚昂扬斗志
一是开展达标评赛。近段时间以来,万源市开展了二三季度达标评赛活动,由10个片区督导组牵头,从乡镇抽派500余人组成52个评定小组,对危房改造、集体经济发展、财政涉农整合项目、群众满意度等工作进行季度考核评定。设置村组干部、乡镇、帮扶单位脱贫绩效奖惩,对全面完成季度指标的给予通报表扬、发放季度绩效奖、增加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得分等奖励,对累计未完成季度阶段性目标的行政村、累次排名倒数的乡镇、帮扶部门,启动问责程序,给予主要负责人提醒谈话、调整岗位等组织处理。通过严格奖惩,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摘帽”主战场。二是开展群众树典评优。近段时间以来,万源市深入开展“脱贫榜样”“脱贫致富光荣户”等评选活动,以主动脱贫、感恩奋进的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奔康致富,同时在贫困村持续推广“爱心超市”创建工作和干群“积分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机制,激励群众遵纪守法、勤劳奋进,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