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整治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工作方案
  • 来源:万源市魏家镇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9-10-21
  • 点击数:人次
  •     为进一步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按照《中共万源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万委办发〔209〕9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省、达州市、万源市各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意见,我镇围绕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城镇低保评定、村(社区)三资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和民生资金发放开展专项整治,寻初心、但使命,集中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和镇属单位的关键作用,瞄准侵害群众利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信访举报、监督检查、执纪审查、社会评价等途径发现问题,从群众最急切、最期盼的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抓住切入点,打好歼灭战。

    (三)坚持结果导向。按照“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要求,把集中往深里抓、实里做,确保问题不反弹、顽疾不回潮。

    (四)坚持民意导向。实行开门整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让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和监督,用群众的获得感检验整治工作成效。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脱贫攻坚领域专项整治。重点整治脱贫攻坚中责任履行不到位,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贫困识别、退出严重失实,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不按规定程序拨付、使用扶贫资金,申报、实施扶贫项目以及公开公示不到位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扶贫资金管理、项目运行、资源调配等环节中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挥霍浪费、吃拿卡要、截留私分、挤占挪用等突出问题。

    牵头单位:镇扶贫办

    (二)开展三个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1. 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不力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项目审批审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随意改变法定程序、规避招投标、围标串标,“挂牌转包”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基层干部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扰工等突出问题。

    牵头单位:镇党委

    2. 开展城镇低保评定不公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低保评定过程中暗箱操作、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及“关系保”“人情保”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低保审核把关不严、评定不公、失职渎职、执行走样及错保漏保等问题。

    牵头单位:镇人民政府

    3. 开展村 “三资”管理混乱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擅自处置集体资源资产、违规出售租赁发包、暗箱操作、不按规定履行合同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财务管理混乱、公私不分、白条入账、贪污挪用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三资”台账不健全、公示公开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牵头单位:镇财政所

    (四)开展民生资金发放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民生资金发放监管不力,补贴(助)金额不准确、滞留资金、延期发放,公示公开不到位,通过虚开和代管群众账户骗取截留惠民资金等突出问题。

    牵头单位:镇纪委

    四、工作措施

    (一)落细落实主体责任

    1. 主动担责传压力。把集中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实行班子成员分片联系工作机制,明确对联系村及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承担领导责任。党委每月听取1次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倒逼责任落实。

    2. 齐抓共管聚合力。建立“党委牵总负责、各村及镇属各单位各负其责、职能部门发挥作用、镇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书记定期组织研究集中整治工作。各职能部门坚持协作配合,相互补位,共同发力,推进工作。

    3. 多措并举添动力。各级党组织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约谈诫勉等方式,确保全镇上下同频共振、责任共担。执行定期报告制度,督促各村党组织负责人及镇属单位负责人每季度轮流在全体镇村干部大会上介绍整治工作情况。落实考评工作机制,将各村、镇属各单位整治工作纳入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查深查透突出问题

    1. 坚持上下联查,务求实效。各村、镇属各单位围绕辖区内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逐一开展自查,镇纪委对各地各部门自查和清查情况开展核查,形成“各村逐项自查、牵头单位全面清查、镇党委政府重点核查”的点线面工作机制。

    2. 坚持聚焦发力,快查快结。镇纪委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开展近年来反映村干部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大起底”,建立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线索核查台帐,扎实推进快查快结。

    3. 坚持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在核查问题上,坚决杜绝就事论事,注重从深层次发现规律、从根子里寻找漏洞。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做好“三个延伸”:延伸到同类问题进行专项核查;延伸到其他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延伸到共性问题进行建章立制。

    (三)抓常抓长建章立制

    1. 健全基层权力运行机制。认真解决好重点领域、基层站所和村组干部权力运行错位、越位、缺位问题。不断改进完善“阳光村务”,加强对村组干部“小微权力”的监督,确保基层权力规范运行。

    2. 健全公共资金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公共资金使用全过程跟踪监督体系,重点对民生项目、征地拆迁、精准扶贫、社会保障等资金加强监督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特别是资产资源管理和处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惠民资金发放监管机制和主动告知机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绩效。

    3. 健全基层干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完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实现权力制衡。建立群众评议基层干部制度,对群众意见较大、评价较低的干部限期整改提高,促进干部廉洁从政。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镇属各单位是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各村要强化思想发动,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让全体党员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参与进来。

    (二)强化舆论引导。通过张贴标语、LED显示屏等载体和微信等新媒体,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声势。在集中整治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同时,着力选树一批群众身边的勤廉双优先进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凝聚发展正能量。

    (三)注重工作结合。此次集中整治工作不分阶段。各村、镇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参照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坚持把集中整治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攻坚、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深度融合、协调推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