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
《万源市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13日
万源市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工 作 方 案
按照《达州市工业化城镇领导小组关于大力推进全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达市工城组〔2019〕3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要素保障、产业培育、机制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和主引擎,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夯实产业园区平台支撑,促进园区配套能力、创新能力、吸附能力和规模效应明显增强,打造产业园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工业经济发展主引擎,为达州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重要力量。
二、重点任务
(一)创新园区发展新机制。完善园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行“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建设管理模式。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策产业园区建设重大事项,制订实施产业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等。领导小组授权市园区管委会开展规划建设、项目审批、政务服务及日常事务管理。市城投公司作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国有平台公司,负责园区开发建设、投融资和招商引资等。同时推动飞地园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与川渝合作示范园区等省级经开区开展合作,探索形成达州市域内“飞地经济”新模式。2020年,签约完成飞地园区合作建设框架协议。2022年,飞地园区实现产值、税收、统计、出口等方面成果分享。〔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局、达州市万源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市投促中心、市园区管委会、市城投公司〕
(二)谋划产城融合新思路。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产城共进,推动城镇与园区同向规划、融合发展,注重产业、商业、服务业、文体和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建设,根据行业类别和环保要求,注重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2020年,高标准规划一个5平方公里以上“产城一体、两化互动、三生融合”示范区,编制控详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快构建以规划为导向、城镇为基础、产业为带动的产业发展新空间,把产业园区建成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生态社区,建成一批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的“三生融合”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城乡编制规划中心;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达州市万源生态环境局、市园区管委会、有关乡镇〕
(三)培育园区产业新特色。突出“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产业”,加快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一是富硒食品药品产业。围绕富硒茶、旧院黑鸡、中蜂蜂蜜、肉食品加工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培育一批支柱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达州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秦巴山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西南地区富硒农产品检测中心。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侧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新药和中药保健品研发,配套发展医疗器件、医药物流及健康产业。2025年,把我市建设成为秦巴地区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基地和中药材研发中心。二是绿色建材产业。坚持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石材城”,着力打造青石品牌。2023年,“中国西部石材城”建成川陕渝结合部集青石文化为主体的综合性青石产业园;2025年,建成特色优势明显、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科学规范的石材产业园。同时,有效利用华新水泥研发高活性钙基医用新材料。三是天然气化工产业。依托罗文铁山坡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气脱硫、加工等产业链发展。2021年12月底建成开采、加工等完整配套产业,实现工业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管局、市教科局、市住建局、市园区管委会,有关乡镇〕
(四)搭建基础配套新平台。一是加快建设茶垭工业园入园道路,实现与G65达陕高速、万八快速公路的连接,利用交通便捷、旅游景区、产业集群等优势,在茶垭至白沙交界地带开发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以产兴城、以城兴业、以业兴旅。二是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2020年至少建成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三是完善购物娱乐、餐饮住宿、教育医疗、银行金融、公共交通等配套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孵化中心、科研中心、服务中心,引导园区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平台、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牵头单位:市发改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交运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乡规划编制中心、市投促中心、市园区管委会,有关乡镇〕
(五)打造投资兴业新领地。一是招商引资洼地。加大园区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政府平台公司、混合所有制公司、民间资本和制造业龙头企业、工业地产运营商等投资建设园区平台,引导产业集聚。支持采用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工商业综合体等方式建设园区平台。二是园区要素洼地。紧紧围绕“水、电、气、运、钱、地、人、房”生产要素降成本优配量,全面落实《达州市促进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万源市《关于生态工业突破性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关于工业园区要素降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工业园区项目土地周转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着力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三是政务效率高地。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实行“清单式”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免费代办”服务。〔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运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水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投促中心、市园区管委会、市城投公司,有关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园区管委会,负责全面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落实、亲自督促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要落实分管领导、责任股室和责任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按要求完成任务。
(三)完善政策配套。各牵头单位要定期组织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职能职责,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关于园区开发建设、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用水用能、环境容量、融资担保、交通物流等方面支持政策,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四)严格考核问责。建立健全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将产业园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对成效明显、业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因主观原因导致推进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问责追究。
附件:万源市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万源市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倪 欣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邓 剑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唐启文 市政府副市长
张 旭 市政府副市长
郑波成 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何明山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金融工作局局长
唐 军 市发改局局长
罗远兵 市经信局局长
罗 暾 市财政局局长
宋春光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周远礼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
符 合 达州市万源生态环境局局长
王志成 市人社局局长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江海平 市水务局局长
胡东海 市交运局局长
李晓旭 市商务局局长
王 荐 市教科局局长
于友海 市市管局局长
李小舟 市税务局局长
陈思永 市统计局党组书记
向 力 市编制规划中心
郑 佳 市投促中心主任
张晓斌 市园区管委会主任
邱志强 市城投公司董事长
胡先锋 白沙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 永 青花镇人民政府镇长
赵 强 官渡镇人民政府镇长
赵 勇 罗文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 超 茶垭乡人民政府乡长
张文军 石人乡人民政府乡长
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园区管委会,由张晓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