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乡“三个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落地生根
  •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21-12-15
  • 点击数:人次
  • 积极抢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历史机遇,曾家乡以“三个振兴”为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助力乡村振兴落地生根。

    产业振兴,为乡村发展保驾护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根据人口分布、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等实际,按照万源“七大片区”坚持“123”总体思路,划分以覃家坝、曾家村为中心的两个片区。围绕生态文旅发展带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总目标,扎实推进“一村一项目”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烟霞山旅游风景区、高山脆红李、特色中药材、优质水稻和茶叶种植相融合的发展新引擎,实现“文化旅游 生态农业 群众增收”相得益彰的良好发展局面。

    生态振兴,为乡貌蜕变夯实基础。聚焦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人居环境改善、爱国卫生运动,念好“三字经”。在“治”字上下功夫,彻底清理乡村道路两侧、排水沟渠、村庄内外及周边等区域杂物乱堆乱放的问题。在“管”字上下功夫,建立有清运车辆、有保洁队伍、有资金保障的“三有”长效管护机制,落实庭院自己管、村道有人扫、垃圾及时清的常态化环境运行模式。在“建”字上下功夫,推行乡、村、社三级联动机制,包村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同步指导参与,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现生态环境大变化。

    文化振兴,为乡风提升营造氛围。坚持“塑形”与“铸魂”并进,依托和美驿站、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妇女之家、室外健身广场等,实施文化惠民繁荣乡村生活;建立健全5个行政村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内容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着力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

    和美曾家文化惠民活动

    曾家乡农业工作人员查看高标准农田生产情况

    曾家乡加快推进龙泉村丁家坪社道硬化项目

    乡主要领导现场调研新桥河村东西部茶叶基地建设情况

    秀美烟霞山远景

    曾家乡古院落现场照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