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政府网 - 达州市政府网

井溪镇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救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2-01-15     点击数: 人次


  为严防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全镇全面开展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救助、管控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任务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全镇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排查、救助和管控,实现底数清、情况明、救助好、管得住;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村(社区)参与的工作体系、责任体系,创新建立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风险评估和分类分级管控新模式,构建基础共建、责任共担、齐抓共管、问题共治新格局,提高预警预测预防能力,严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漏管失控、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有力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全面排查。各村(社区)要按照工作职责分工,通过各种方法渠道,对近年来在辖区内居住的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一次全面梳理排查,特别要对散落在社会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救助、未经过诊断评估、但街坊邻里“远近闻名”的“精神病”“武疯子”等进行彻底排查,逐人登记填写人员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户籍地址、实际居住地址等),以及人员现实状况即住院治疗情况(在强制医疗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在家居住情况(就学、就业、休养)、是否羁押服刑、是否强制隔离戒毒、是否下落不明等,填写《万源市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统计表》后交至属地派出所。由派出所对各村(社区)提供的人员名册进行梳理去重(包括筛除已死亡人员等)后,形成本地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员名单。

  (二)强化风险评估。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涉及地乡镇(街道),成立风险评估专班,依据排查出的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员现实状况、家庭监护情况、街坊邻里反映情况、其他地方通报情况等,对在辖区居住、就医和户籍在辖区但流出到县域外的所有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逐人进行危险性评估,按照ABC三级,集体研究会审后确定风险等级。其中,曾经有过危害他人或肇事肇祸行为且家庭监护、社区救助措施不到位,长期在社会面活动、危害他人风险较高的,确定为A级;尚未发现有危害他人安全或肇事肇祸行为但其家庭监护、社区救助、医疗救治措施不到位或不稳定,有一定危害他人风险的,确定为B级;不具有社会危险性、危害他人安全风险较低的,确定为C级。

  三、工作步骤

  (一)全面安排部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业务培训、自抽自查,确保工作全面铺开、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注重工作方法,严格保密要求。各村(社区)在开展排查、救助、管控工作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和关爱,对相关工作不作公开宣传报道,杜绝运动式作法,避免刺激患者情绪,防止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危害他人和肇事肇祸风险的,要做好救治服务工作,多做其监护人、家属的解释工作,推动其主动送医诊断和入院治疗,通过落实现行政策,帮助解决基本医疗和基本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争取配合与支持。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切实保护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村(社区)对摸排、救助、管控工作中掌握的信息,要严格保密要求、严格查询程序,严禁提供给与此项工作无关人员,确保信息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