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万源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12-03-02
  • 点击数:人次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达州市委、市政府和中共万源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坚持以“致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万源”为主题,紧紧围绕“构建一中心、一枢纽、一屏障,打造五大基地,建设五个万源”的跨越发展思路,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基本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7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年均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24.2%。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户,增加值21.5亿元,是2006年的3.2倍。成功引进华新水泥并建成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天予药业、方欣实业、金桥魔芋等企业新上生产线建成投产,白杨溪、梓桐溪、青滩河电站投入运营,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年产红豆腐1000吨生产线、年产童床系列产品80万张生产线、年洗精煤60万吨生产线加快建设,煤炭资源整合有序推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组建专业合作社160个,规模发展茶叶、树花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26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95个,马铃薯单产创全省之最,“巴山雀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旧院黑鸡(蛋)、马铃薯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面繁荣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达19.2亿元,是2006年的2倍。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1家,建成“万村千乡”“农村新网”服务网点560家;“家电下乡”销售11万台,兑现补贴2940万元;成功创建黑宝山省级森林公园、龙潭河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八台山地质公园加快建设,红军公园投入使用,2011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是2006年的2.3倍。达州商业银行入驻万源,邮储银行组建运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亿元,是2006年的2.8倍;贷款余额27亿元,是2006年的2.6倍。

      城乡面貌大幅改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23平方公里,河西新区初具规模。相继实施国道210线城区段改道一期、城南迎宾大道、后河城区段综合治理、翻板闸一期、城周绿化等重点工程,启动殡仪馆迁建、中心广场二期等项目建设,新建商住房11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9.2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城市环卫基本实现市场化作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新区新村建设全面推进,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启动建设,建成新农村综合体1个、示范村14个、以工代赈示范片2个。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功承办两次达州市现场会。开展“四大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乡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城乡建设、管理、用地秩序有效规范。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狠抓节能减排和林政资源管护,环境监测站获得省级资质认证,建成省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达州市级生态村26个,省级生态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技术核查。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交通建设突飞猛进,襄渝二线顺利通车,达陕高速基本竣工,城万快速通道完成路基工程,累计建成通乡水泥路485公里、通村公路960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水泥路。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6.8万亩,整理土地1.7万亩,整治病险水库8座,治理水土流失120平方公里。启动实施“六江一干”城市堤防工程,寨子河水库开工建设,城市应急供水工程投入使用。加快电力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高低压输电线路3350公里,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实现全域覆盖。

      全民创业热潮涌动。加大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累计发放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下岗职工小额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微企发展贷款2300万元,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输转劳务6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4亿元。2011年,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240户,增长69%;登记注册各类企业280户,增长117%。

      改革开放阔步迈进。基本完成政府机构、乡镇机构和水务体制改革,推行林政、交管、水务等领域委托执法。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启动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推进社区管理改革,加强社区理事会建设。扩大开放合作,与重庆市渝中区缔结为友好区市,与重庆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建立市校合作关系,成功举办富硒农产品开发及旅游项目推介会、硒与人体健康专家学术交流会等活动,倡议共建秦巴山区三省(市)五县(市)扶贫统筹试验区并承办两次合作论坛。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79亿元,引进国内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3家,外贸出口创汇1550万美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新改建校舍8.5万平方米,兑现“两免一补”12万人次5500余万元,化解“普九”债务3500万元,全面实施农村学校学生“三热”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市中医院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2所,建成标准化村卫生站65个。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发放扶助资金920万元,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10项,获得国家专利42项,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市考核。大力发展文体事业,文化馆、图书馆分别创建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二级图书馆,“三馆”全部免费开放,《万源市志》出版发行,建成乡镇文化站31个、农家书屋161个,光纤电视覆盖41个乡镇,市体育中心、市综合档案馆加快建设。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工程,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600名。国防武装、外宣、人防、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促、残联、气象、保密、统计、外侨、民宗、工商联、工商、质监、粮食、邮政、烟草、盐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86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76元,年均增长8.6%。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共计报销费用近3亿元,惠及51万人次。兑现城乡居民低保2.2亿元、大病医疗救助2430万元。成功争取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1万余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新改建敬老院11所,近700名五保对象实现集中供养。建成安全饮水工程91处、微水窖6500口,解决近20万人饮水困难。累计发放救灾资金1.6亿元,完成危房改造、地灾避险搬迁及灾后住房重建1.5万余户。实施旧院片区、大竹片区、石塘—铁矿片区连片扶贫开发,改善8400余名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社会秩序安定和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狠抓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建成道路安保工程280公里,煤矿“一通三防”、瓦斯视频监控系统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建成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配备卫星电话等应急抢险设备,成功应对“7.17”特大洪灾、2011年初春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启动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建成“两所一庭”84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清网行动”,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市群众和信访工作局,涉法涉诉上访总量不断下降,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市。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从严治政,追求卓越”的政府工作取向,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大力倡导实干为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创办政府门户网站,开通“阳光政务”频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成新政务大厅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精简行政审批事项35项,增加公共服务项目76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批评和政协委员提案509件;受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1万余件。规范行政执法,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善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狠抓软环境治理,政风行风不断优化。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在加快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可喜成绩的五年。

      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强化措施,破解难题,较好地完成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面对频发的雨雪冰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我们果断决策,科学应对,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抢险救灾的重大胜利;面对国家加大投入、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我们超前谋划,有效作为,争取了大量项目和资金;面对周边县市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自加压力,奋勇争先,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为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市先后成功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强县、林业产业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被命名为“中国富硒茶之都”,先后获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达州市委、市政府和万源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驻万部队、政法干警、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关心支持万源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地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跨越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差,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薄弱,自然灾害频发,抗灾救灾能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镇负债沉重。同时,个别地方和部门效能不高、执行不力,一些干部思想保守、作风漂浮,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变革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展望

      未来五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追赶跨越的重要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市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中央、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成渝经济区发展、秦巴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扶持力度,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转移支付,有利于我市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速向内陆转移,新一轮技术创新加速推进,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为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万源近年来积累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能量持续释放,全市上下已形成心齐气顺、鼓劲实干的良好氛围,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市第五次党代会为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我们要主动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带来的深刻变革,把万源放在达州市、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来审视,以开放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敏锐把握发展趋势,坚持以“致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万源”为主题,以“构建一中心、一枢纽、一屏障,打造五大基地,建设五个万源”的跨越发展思路为统领,坚持民生优先、重点突破,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只争朝夕、富民强市,努力构建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

      预期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4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84元。

      主要任务是:

      ——加快三大建设。一是建设中等城市。按照“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西部现代山水森林城市,围绕“一河两岸三山”总体布局,完善城市规划,统筹推进东区、河西新区、老城区“三区”开发建设,完成国道210线城区段改道二期、后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客运中心迁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成天马山、驮山、后山3个森林公园,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基本形成中等城市框架。二是建设交通枢纽。建成达陕高速公路城区连接线和城(口)万(源)、万(源)白(沙)快速通道,完成万源火车站和国、省干线扩能改造,力争建成万源至通江高速公路,基本形成“六纵五横一环”交通格局。建成重要联网公路290公里、通村水泥路1200公里、农村客运站点30个,100%的乡镇和75%的建制村通水泥路,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三是建设一流软环境。大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广泛开展企业商家大走访活动,持续深化行风测评,积极开展服务型机关创建,切实加强行政监察,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率,着力打造办事程序最少、办事速度最快、办事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高的中国西部一流软环境。

      ——推动四大创建。一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坚持以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实施生态工程,着力加强生态建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加快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填埋场建设,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42个,创建省级生态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争创国家级生态市。二是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市。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市文广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国家图书馆万源分馆、综合档案馆等设施,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村村通宽带,广播电视全覆盖;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发掘文化资源,加快娱乐、广告、印刷、展演等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努力建设秦巴山区区域文化中心。三是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配套完善城市公厕、垃圾站点、供排水等市政设施,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加强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专项治理,规范“五小行业”经营秩序,巩固除“四害”和“五乱”治理成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卫生素质。四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弘扬李林森同志崇高精神,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继续抓好“感动万源十大人物”、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大力倡导做朴实、诚信、吃苦、感恩、奋进的万源人,努力营造扶正祛邪、见义勇为、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改善五大民生。一是市民“菜篮子”。大力发展本地时令蔬菜、高山蔬菜,建设蔬菜基地20万亩以上;加强蔬菜专业市场建设,新建1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改扩建25个城乡农贸市场;加大外地蔬菜调运力度,推进蔬菜直销配送,丰富市民“菜篮子”,让市民吃上更多新鲜、绿色、价廉的蔬菜。二是用水困难。建成寨子河水库,完成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彻底解决城区用水难问题;改造重点场镇供水管网,实施“五小水利”工程,新建集中供水工程267处,有效解决2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三是食品安全。整合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实施全过程一体化监管,严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市场流通等关口,切实加大粮油产品、熟食制品、鲜活农产品检测力度,规范餐饮市场经营行为,努力让广大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四是入学就医。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巩固村校建设成果,切实化解城乡学校“大班额”,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以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医疗条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大病医疗救助,有效解决“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五是创业就业。整合落实财税、金融、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大力优化扶持创业的政策环境、服务创业的政务环境、公平创业的市场环境、鼓励创业的人文环境,大力扶持广大群众初始创业,鼓励干部带头创业,推动成功者再创新业,积极支持返乡创业,竭力吸引外来创业,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切实推动全民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劳务输出,带动就业增收。实施劳动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万人以上,发展民营企业500户、个体工商户1200户以上。

      ——提升六大产业。一是旅游产业。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力度,加快八台山—龙潭河旅游综合开发,完成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台山园区建设,积极开发花萼山生态旅游,力争创建4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深入发掘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全国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成全国旅游养生示范基地。“十二五”末,旅游综合年收入突破20亿元。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业产业“10 4”工程,规模发展茶叶、马铃薯、中药材、香椿、猕猴桃等富硒农产品基地50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10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旧院黑鸡、板角山羊等特色养殖,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50个。健全富硒农产品标准体系,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个,培育国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三是天然气及其配套产业。加快川东北天然气万源项目建设,支持罗文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建设,建成天然气长输管网、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积极谋划天然气下游配套产业。四是煤炭产业。完成资源整合矿井和独立扩能矿井建设,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年产30万吨煤炭企业集团10家,积极发展煤炭洗选、经销产业,建成万源储配煤基地。五是建材产业。加快水泥、石膏、骨料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开发特种水泥及水泥制品,建成3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积极开发石膏晶须等高端产品。六是商贸物流业。加快秦巴山区商贸物流港建设,积极发展高端特色餐饮、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和终端零售业,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设大巴山特色农产品、建材、汽车等专业市场和服装、餐饮等特色街区,建成万吨马铃薯种薯冷藏中转库和成品油储运基地,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5家以上,官渡仓储物流园和石塘高速公路仓储物流园初具规模。

     

    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和本次人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的重要之年。我们务必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为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

    2012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4%,力争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利润确保增长20%,力争25%;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5%,力争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16%,力争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增长20%,力争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加快编制城市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完善市政、交通、水电气、排污及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实施秦川社区、银铁社区土地整理,加快粮食局、法院、工会、气象局、立源水泥厂、锅罐厂、李家沟等地块开发,推进中心广场二期建设,启动东区开发,拓展城市空间。推进万源火车站扩能改造,完成达陕高速城区连接线、天马山游山步道建设,加快“六江一干”城市防洪堤建设、污水管网改造和庙沟河、东门河治理,加快停车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空地栽树、坡堤植藤、拆墙透绿工程,加强城区行道树栽植管理,开工建设河西茶文化公园。严格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秩序管理,严厉打击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乱搭乱建等违法建设行为。继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五乱”治理力度,大力治污、治尘、治噪,着力培养市民现代城市理念和文明素质,推进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打造文明有序、靓丽和谐的城市环境。

      加强新区新村规划建设。切实加强重点工商业场镇和交通节点场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新区和村民聚居点建设,突出风貌特色,完成万白路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邱家坪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建成1个新农村综合体、13个示范村,完成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建设。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信息网络、文化、医疗、学校、体育健身等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万源至通江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建成城(口)万(源)快速通道;完成官(渡)大(竹河)路、坪(溪)竹(峪)路路面改造及水毁恢复工程;建成通乡水泥(油)路和联网路53公里、通村水泥路200公里、客运站点6个。推进寨子河水库和城区供水系统建设,做好固军水库、李家梁水库前期工作。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成万源至罗文110KV输变电工程。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努力建设“数字万源”。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特色农业。规模发展种养业,新发展农民专合组织52个,发展蔬菜、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烟叶、香椿、猕猴桃、树花菜等基地30万亩以上,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年出栏旧院黑鸡700万只以上,出栏生猪、肉牛、板角山羊110万头(只)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年产童床系列产品80万张、年产红豆腐1000吨和旧院黑鸡加工等生产线,新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加大地方特色农产品保护力度,启动建设四川省富硒产品检测中心,加快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申报认证,争创全国知名品牌2个。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推广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金土地”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

      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加大工业企业扩能技改力度,改造提升煤炭、水泥、冶金等资源型产业。加快煤炭资源整合矿井和独立扩能矿井建设,建成生产矿井10个以上,新增产能100万吨以上;推进立信铁合金4 c 2.5万KVA矿热炉改造。积极培育新型能源、建材产业,支持罗文铁山坡天然气净化厂建设,推进天然气长输管网、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天然气下游配套产业,加快石膏及其系列产品开发,全力做好锰矿深加工、2 c 5万KW风能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

      突破发展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围绕建设“中国西部养生天堂”目标,高起点编制景区规划,加快八台山—龙潭河旅游综合开发,积极推进八台山—龙潭河、黑宝山—烟霞山、红军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注重旅游业与休闲农业、商贸流通、养生健体等业态融合,发展蜡梅等观光基地,加快旅行社、星级宾馆、乡村酒店和农家乐建设,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全国旅游养生示范基地,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亿元以上。同时,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启动官渡物流园区建设,培育汽车、建材、农产品、珠宝等专业市场,继续抓好“农村新网”“双百市场”和“社区双进”工程,完善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促进产销对接。积极培育外贸出口企业,出口创汇450万美元以上。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加快培育家政服务、社会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切实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招商方式,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对外协作联系,全年实现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切实抓好八台山旅游综合开发、密封蓄电池、石膏晶须、天然气储气调峰等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继续深化交流合作,迅速融入重庆,协调推进秦巴山区三省(市)五县(市)扶贫统筹试验区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加快省级投资和自求平衡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实施新店、石窝、罗文等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整理,力争全年新增耕地指标5000亩以上;加大土地征收储备力度,盘活存量土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推进银政、银企合作,积极组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多渠道缓解融资难。合理规划布局加油站点,建成成品油储运二期工程,努力保障成品油供应。强化人才第一资源意识,大力培养引进懂经济、会管理、善协调的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智力保障水平。

      三、积极推动全民创业

      坚持非禁即入,放宽准入领域、经营范围、注册资本限制和登记条件,构建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放贷力度,实施创业培训和产业引导,力争扶持发展微型企业100家以上,培育各类企业2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400户以上,发展创业示范户10家、示范带头人20名。统筹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促进“九类人群”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加大劳务开发力度,输转劳务16万人次以上,收入11亿元以上。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和“三同时”制度,加强主要污染源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城区截污干网建设,建成官渡、罗文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旧院、罗文两个片区垃圾填埋场,完成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加快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抓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继续实施林业“两大工程”,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新增造林8.3万亩。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22平方公里。启动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建成省级生态乡镇6个、生态村5个,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

      五、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乡镇体制改革,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和考核。健全国有产权监管体系,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成陶瓷厂、水泵厂改制。实施政府投融资改革,组建国有投资集团公司,提升政府运作资源、资本能力。加强和改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投资效益评估机制。深入推进“三上企业”“一套表”改革,全面提升统计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发展社区组织,完善社区理事会职能。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切实规范乡镇债务管理,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林地流转,完成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建成电子政务大厅,完善“并联审批”制度。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和高中学生助学金制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三热”工程;加快太平一小分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公立幼儿园建设,推进市职中整体搬迁和沙滩学校迁建,加快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启动市文广艺术中心建设,抓好广电“村村通”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完成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和战史陈列馆改陈布展,建成市综合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万源分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造“一台一站一报一刊”宣传平台,加快推进住宅小区信报箱群建设,积极创建专业文化艺术剧团,壮大民间演艺队伍,设立文学艺术奖项,繁荣文学艺术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物保护,积极发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文化市场管理,推进广告业、印刷业经营集约化,促进娱乐业、网吧业服务规范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推进市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开展富硒特色农产品科技攻关。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市中医院综合大楼、急救中心。积极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面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外侨、民宗等工作。

      七、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强力抓好安全生产,坚持预防为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乡镇、部门监管责任,逗硬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加强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危化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完成全省“煤矿瓦斯治理达标示范县”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按期摘除全省“安全生产重点监控县”帽子。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高危人群常态化帮教管控,抓好县际边界、铁路管段、校园和企业平安创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预防和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大力实施“六五”普法,规范信访秩序,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规范化和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建设,抓好防灾减灾大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八、着力改善人民生活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全年投入民生工程资金6亿元以上。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推进新农合与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平台对接,提高医疗救助能力;加快乡镇敬老院建设,推进管理规范化,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新农保试点工作,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提高城镇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面,支持商业保险健康发展。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秦巴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大竹河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险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加大农副产品价格调控力度,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把“从严治政,追求卓越”作为政府工作的总体取向,把服务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高追求,努力塑造法治严明、勤政务实、重信守诺、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要务实肯干。把推动万源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开拓的进取心,坚持以干为先,不说空话、不图虚名,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破除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思维定式,增强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激情和锐气,让务实肯干成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导向和最基本的追求。

      要执政为民。把维护和发展好最大多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把为民、惠民作为施政目标,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群众分忧解难,与百姓风雨同舟,最大限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扎实推进阳光政务,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努力办好“市长热线”“市长信箱”,进一步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好务。

      要崇尚法治。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遵守法律,慎用权力,发扬民主,科学决策,主动接受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监督,提高执法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程序办事,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

      要清正廉洁。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坚守信念,坚守党性,坚守底线,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以廉树威,以公生明。坚持勤俭节约,严禁奢侈浪费,规范“三公”支出,深入开展政风行风专项治理,着力解决思想懒散、责任缺失、办事敷衍、自我满足、揽功诿过等问题,锻造淳朴政风。

      各位代表!既往成就载入史册,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万源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为建设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构建一中心、一枢纽、一屏障,打造五大基地,建设五个万源:构建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中心、联接川陕渝的区域交通枢纽、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打造天然富硒食品基地、综合能源基地、建筑材料基地、旅游度假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建设生态万源、通达万源、红色万源、淳朴万源、平安万源。

      万村千乡:推进城市连锁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农村新网:指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一河两岸三山:一河两岸即后河城区段沿河两岸,三山即天马山、驮山、后山。

      六江一干: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

      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三热工程:通过改善农村学校基础条件,使学生能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睡上热铺。

    三馆:市文化馆、市图书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

      一通三防: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火灭火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简称。

    清网行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为期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

      两所一庭: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

      成渝经济区: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总面积约20.61万平方公里,包括重庆31个县区、四川15个地级市。

      三化同步、三业并重:是中央和省委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基本发展思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推动创业、扩大就业。

      六纵五横一环:六纵即通江董溪至平昌望京、镇巴仁村至宣汉红峰、镇巴赤南至万源花楼、镇巴盐场至宣汉毛坝(国道210线)、镇巴巴山至宣汉厂溪、紫阳六河至宣汉石铁六条南北走向公路;五横即紫阳麻柳至紫阳界岭、通江中材至城口巴山、通江龙凤至城口双河、通江新庙至宣汉龙泉、平昌镇龙至宣汉厂溪五条东西走向公路;一环即鞠家坝—河西—烟墩坡大桥—达陕高速公路连接线—茶垭—邱家坪—鞠家坝的绕城公路。

      五小行业:小食品经营及加工单位(含小食品店、卤食店、职工食堂、糕点、冷饮等)、小理发美容店、小旅店(旅社、招待所)、小浴室(含洗浴、沐足)、小歌舞厅(含歌厅、舞厅、影剧院及娱乐场所等)。

      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

      新农村“1 10”工程:1个新农村综合体,10个新农村示范村。

      五小水利: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数字万源: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

      农业产业“10 4”工程:富硒茶叶、马铃薯、烟叶、中药材、核桃、桤木和杨树、魔芋、香椿、树花菜、猕猴桃十大农产品和旧院黑鸡、生猪、肉牛、板角山羊四大畜禽产品。

      双百市场:国家商务部支持发展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或改造配送中心、仓储、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废弃物处理及冷链系统。

      社区双进:省商务厅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组织实施的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

      城乡绿化六大工程:乡村绿化、城周绿化、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苗圃基地。

      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林业两大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

      三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内的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一套表: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调查单位、统一布置”的原则,将对企业分散实施的各项调查整合统一到一起,统一布置报表,统一采集原生性指标数据,统一不同专业报表中相同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分类标准和统计编码,建立既满足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统计需求,又能满足专业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需要,便于填报、减轻企业负担的统一规范的企业报表制度。

      一台一站一报一刊:万源广播电视台、大巴山传媒网站、《达州广播电视报万源之窗》、《万源》综合性文艺杂志。

      九类人群: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失地无业农民、水利工程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文化创意人员、信息技术人员。

    三公消费:指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产生的消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