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万源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万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14-03-12
  • 点击数:人次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达州市委、市政府和万源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全国经济下行的宏观形势,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106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1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4.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4元,增长9.5%;全面落实农民增收责任制,农民人均纯收入5122元,增长13%。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10.9亿元、55.1亿元,新增贷款17.3亿元。实施重点招商项目48个,实际到位资金53亿元。

      ——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全面动员合力实施房屋拆迁60.4万平方米,城市东区、火车站片区、罗家湾山地整理项目进展顺利,万源火车站扩能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客运中心整体搬迁工程启动实施,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城万快速通道顺利通车,省道302线升级为国道347线,太平至固军、魏家至铁矿、八台至平昌、康乐至庙垭、城万快速5条县道升级为省道,寨子河水库建设顺利,完成投资2.36亿元,改造36个乡镇186个村电网388公里,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建成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实施工业园区“七通一平”200亩,稳妥关闭煤矿企业13家,整顿重组煤炭企业集团5家,旧院黑鸡成功进入北京、上海市场,“万源老腊肉”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万源旧院黑鸡蛋成功申报为四川省著名商标,蜂桶中蜂省级遗传资源保护区获准通过。争取用地指标900亩,运用市场化手段融资10.2亿元,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花萼山—八台山成功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保护地,大巴山国家级地质公园正式授牌,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万源名片更加响亮。

      ——三次产业稳步发展。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23.254.222.6。工业经济加速转型。编制完成《万源市工业园区规划》,鸿光林业套装门、立川食品豆制品加工、民达建材保温节能墙体材料生产线竣工投产,源丰林业核桃油深加工、龙强石膏加工、银同元轻质碳酸钙、LNG储气调峰等项目开工建设。实现工业总产值56.4亿元,增长20.5%。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实施种植业“百万亩”工程和养殖业“千百十”工程,发展茶叶、马铃薯等富硒特色产业基地70万亩,出栏旧院黑鸡1050万只、生猪80.1万头、肉牛8.8万头、肉羊29.7万只,产出蜂蜜455吨,新建养殖小区50个、规模养殖场206个,巴山雀舌边销茶生产线开工建设,中博农旧院黑鸡养殖基地建成投产。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成功申报无公害农畜产品认证13个,新增达州市级龙头企业4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7家。实现农业总产值39.9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华硒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竣工营运,秦巴商贸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改扩建农贸市场、商贸服务中心8个,世纪隆超市入驻万源。完成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修编,出台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十条措施,建成八台山旅游公路,八台山—龙潭河、烟霞山旅游开发明显加快,新增三星级酒店1家、全省旅游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1个。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05亿元,外贸出口800万美元,旅游收入9.85亿元。

      ——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修订完善《万源市城市总体规划》,盖家坪棚户区、达陕高速公路城区连接线、国道210线城区段改造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依法拆除城乡违法违章建筑3.4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2.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2.4万人。巴万高速公路、国道347线长石至川渝界改建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新建续建联网路、通村路453公里,开通乡镇农村客运班线6条。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处,解决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整治病险水库3座,完成后河长坝乡段、庙沟河支流防洪治理。建成新农村综合体2个、新村聚居点88个,3个乡镇、17个村庄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村庄)”。规范林地流转秩序,强化林政资源管护,关闭非法木材经营加工点28家,新增人工造林和培育森林8万亩。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治理水土流失26平方公里,关停河道非法采砂点64个。加快创建省级生态市,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省级生态乡镇环境规划顺利通过评审。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认真落实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发放城乡低保金9076.7万元、大病医疗救助金1362.1万元,惠及城乡居民12.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2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6%,新农合参合率达99.2%,开展技能培训11万人次,新增就业3965人;建成敬老院3所、保障性住房1000套,改造农村危房2392户,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354户;强化市场物价监管,民生物资价格总体平稳。扶贫开发深入推进。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350万元,完成大竹河片区、河口片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实施曾家乡覃家坝等12个整村推进项目;不断加强脱贫解困帮扶工作,全年脱贫人口1.13万人。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六五”普法深入推进,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访、包案制度,加强行政复议,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解决群众信访诉求453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826件,“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富有成效,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有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万源中学白沙校区、太平一小分校建设加快推进,改扩建乡镇幼儿园37所、农村中小学食堂34所。成功举办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市)考核。兼并重组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中医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积极开展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巴山文艺奖评选活动,陈列馆和萼山影剧院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完成1.5万户城区数字电视双改、46个乡镇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全民健身中心、综合档案馆即将竣工,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明显加强,投融资体系逐渐完善,成功创建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启动。国防武装、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行政学校、关心下一代、外宣、外侨、人防、审计、老促、民宗、保密、史志、工商联、粮食、供销、质监、气象、工商、邮政、通信、烟草、盐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作风务实清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创新执法方式,16个行政执法部门107项行政权力下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推行并联审批制度。规范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实行政府采购“两询一审”、工程项目“双核双审”、工程变更“两核一准”制度,完成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建设。坚持主动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重大事项,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代表议案建议60件、政协提案84件,办复率达100%。坚持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接待、交通、会议等经费支出明显下降。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完善惩防体系,政府廉

      政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走过2013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万源发展步伐更加稳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大局更加和谐。我们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四套班子的和衷共济,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关心、帮助万源建设的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令人欣慰,问题不容忽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万源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运行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村债务沉重,要素保障日益困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三是社会事业欠账较多,民计民生亟待改善,安全监管压力较大,维护稳定任务繁重,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增大;四是少数干部作风不实、能力不足,行政运行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政府效能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务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深度调整的关键之年,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当前,全国宏观经济政策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态势趋于放缓,加快万源发展,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制约。但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支持生态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之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的万源,迎来了有别于其它地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顺势而为,坚持生态立市、生态兴市、生态富市,科学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着力构建支撑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特色产业体系、城乡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改革开放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为万源加快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奋力推动万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2014年,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力争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力争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力争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力争14.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力争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分别增长10%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350吨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突出项目建设,着力增强有效投资拉动力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投资是发展的动力,只有重抓项目,跨越才有基础,发展才有后劲。

      加快项目建设。继续实行一项重点工作、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实施方案的项目推进机制。完成地方公路建设、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寨子河水库、罗文铁山坡天然气、LNG储气调峰、龙强石膏建材、百川牧业现代生态生猪养殖、中博农旧院黑鸡生态养殖、蜀科中药材GAP产业链等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巴万高速、商会大厦、烈士纪念园等项目。

      全力争取项目。抓住上级高度关注革命老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大向上争取力度,重点做好李家梁水库、固军水库、白沙镇供水及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市职中教学楼等项目争取工作。立足万源资源禀赋,加大天然气能源化工、新型冶金建材、石膏开发、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重点推介富硒食品深加工、商贸物流、旅游开发、城市综合体项目30个,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到位资金35亿元,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

      积极谋划储备。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行业准入条件,围绕产业升级、“三农”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民生事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谋划、论证、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做好万源至八台快速通道、通江至城口万源段道路升级改造、重点场镇污水处理等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确保随时拿得出、用得上。

      强化要素保障。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双核双审”制度、工程变更“两核一准”制度。着力培植壮大财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引进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强化“政银企”合作,力争实现新增贷款11亿元、融资8亿元以上,整合资源资金,集中建设一批项目。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项目,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000亩以上,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二、更加突出结构调整,着力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

      强力推进旅游产业。树立全域景区理念,整合各方项目资金,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生态休闲养生基地、中国中央山地度假公园”,完成烟霞山、黑宝山、花萼山旅游景区规划,确保八台山—龙潭河旅游景区投入试运行,开工建设花萼山国家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建成红军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10条乡村自助游线路“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建设,发展星级乡村酒店、农家乐3家。着力提升旅游景区服务功能,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积极扩大与周边旅游市场合作。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以上。

      着力发展工业经济。大力推进资源转化,奋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继续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完成标准化厂房配套设施建设,稳妥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强力推进兴源木业不锈钢、宏夏煤业洗精煤、巴山雀舌边销茶、银同元轻质碳酸钙、花萼绿色食品木本油深加工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竣工投产。扶持立川食品、巴山食品、发荣林业、天予药业、鑫朗能源等企业做大做强。

      奋力壮大特色农业。充分发挥“生态、富硒、有机”优势,加快实施以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经果林为主的特色种植业“百万亩”工程,以旧院黑鸡、生猪、肉牛、板角山羊、蜂桶蜂蜜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千百十”工程,加快推进“一区三片”产村相融规划建设,巩固发展富硒特色种植基地80万亩以上,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50个、养殖小区20个。完成3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业。实施品牌提升工程,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四川名牌1个,完成农产品QS认证2个。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企业带动能力,力争培育亿元龙头企业1家、达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

      努力繁荣商贸物流。积极构建大市场、培育大流通、促进大商贸,启动中国南北物流港、富硒博览中心、蔬菜水果批发中心建设,中心广场商业体系投入营运,建成秦巴商贸物流园区,积极引导商户入园经营。加大产品外销力度,深化与上海迪怩司、北京川源情等企业的合作,引导企业在大中城市建立专营店、连锁店及配送中心,扩大销售网络。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发展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社会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引导发展汽车、文化、康体、互联网等新兴消费。新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5家,力争出口创汇800万美元以上。

      三、更加突出城乡统筹,着力增强追赶跨越承载力

      加快城乡建设。按照“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总体要求,完成城市总规修编、村庄及村民聚居点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不断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城市东区、罗家湾山地整理、火车站片区旧城棚户区、城市休闲文化公园等城市十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盖家坪棚户区、药树坝棚户区、养路一段片区、达陕高速城区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万源副中心白沙新城建设,积极推进官渡、青花等城市组团建设;坚持规划先行、依法用地、市场导向、商业运作,推进场镇新区建设;坚持市场发动、群众决定、能人组织、政府监管,以业兴、家富、人和、村实的幸福美丽新村为目标,适度建设新村。

      改善基础条件。实施国道347线改造工程,建成通村通畅工程220公里,开工建设竹峪檀木寨大桥、河口大桥等6座大桥,完成白沙蒋家河、曹家张家河等6座桥梁维修加固,建成13座人行索桥,完善安保设施100公里,发展农村客运,新建农村客运站、招呼站50个。大力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启动大竹镇、黄钟镇、鞠家坝等防洪治理工程,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和“六江一干”防洪治理,完成3座病险水库加固。启动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移动、宽带网络全覆盖。

      加强城乡管理。加强城市管理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城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建设,整治城市交通秩序,取缔非法营运,加快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力争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建成建筑垃圾处理场并投入使用,加强乡镇场镇管理,大力治理脏、乱、差,积极完善场镇、聚居点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

      四、更加突出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创新创业驱动力

      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改革贯穿于各项工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持续深化改革。切实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管理。进一步深化和规范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权力下放,强化乡镇职能。严控乡镇债务总额,严格债务审批程序,严禁乡镇负债建设,有效控制乡镇债务。着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强化国有公司业绩考核。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大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凡进必考、公开考调、竞争上岗制度,集聚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培育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家。

      扩大对外开放。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升对外贸易水平。积极与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重庆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开展万源富硒大米种植试验和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培训,支持四川农业大学开展旧院黑鸡产业链技术集成研究。积极参加西博会、渝洽会、物博会、食博会等商贸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加强与重庆市渝中区、西安市莲湖区的交流合作,建立合作对接机制,加快融入西三角经济圈。

      优化投资环境。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和并联审批,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推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着力解决企业审批难、办照慢问题。扎实开展软环境测评,严肃查处“吃拿卡要”行为,大力整治“庸懒散奢”现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净化社会风气,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随意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干扰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行为。

      推动全民创业。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只要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我们就积极支持;只要能增加群众收入、增加就业岗位、不破坏环境,我们就大力扶持。落实“非禁即入”、“非限即许”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激发能人创业,激活民间资本,力争发展民营企业200家、小微企业200家、个体工商户1000户,注册资本1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各1家。

      五、更加突出生态建设,着力增强宜居宜养吸引力

      构建生态屏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严格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构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加强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植被恢复工作,加强低产林改造,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和覆盖率。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乱挖行为,实施城乡绿化“六大工程”,新增造林3.8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2.6万亩,完成育苗2500亩。

      建设生态家园。以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目标,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河道管护,全面禁止河道砂石开采,合理配置砂岩资源加工建筑砂石,不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户改厨、改灶、改厕、改圈,加快建设垃圾池、填埋场、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白沙、青花、新店等乡镇污水处理厂,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废弃矿山弃碴场生态修复工程和石塘、固军、虹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争创赵塘、新店、皮窝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力争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积极申报蜂桶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发展生态经济。严格环境准入、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积极发展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和高效益产业。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面向高端消费群体,培育发展生态有机农畜产品及精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和推广林下种养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大力发展林畜、林药、林经、林粮、林苗和森林旅游等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六、更加突出民生福祉,着力增强和谐社会向心力

      办好十件实事。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工程倾斜,集中力量兴办十件实事。一是完成城区主街路管网入地、路面油化、人行道改造等市容市貌整治工程;二是实施中心城区内涝治理工程;三是建成客运中心和旅游客运集散中心并投入使用;四是解决农村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日供水2万吨的驮山水厂;五是实施22个乡镇129个村5.2万户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六是建成万源中学白沙分校教学及生活用房、太平一小分校教学楼和20所学校食堂;七是全面完成国道210线城区段改建二期工程;八是开工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九是完成太平镇杨家梁滑坡治理和河口镇、沙滩镇、魏家乡危岩治理;十是建成保障性住房1710套。

      强化社会保障。加强就业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500人,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0人。加强“全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实施城乡低保分类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加强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慈善事业、劳动就业的有效对接,努力形成配套衔接的社会救助机制。

      加快扶贫攻坚。认真落实精准扶贫要求,着力抓好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继续推进曾家乡覃家坝村等12个整村推进项目,促进贫困村整体脱贫。加大扶贫贷款贴息力度,加强科技扶贫、劳务扶贫,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以上,完成1万人脱贫解困,转移富余劳动力25万人次以上。加大易地移民搬迁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

      维护安全稳定。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增强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能力。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道路交通、矿山、食品药品、地质灾害、公共聚集场所、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强化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改革信访工作机制,畅通诉求渠道,办好市长热线,不断深化“大调解”工作,切实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着力打造“平安万源”。

      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万三中教学楼、市职中宿舍和职教中心食堂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科普宣传,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力度,申请专利50件以上。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艺创作,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室和社区书屋服务功能,完成农村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市急救中心,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和中心医院创建三乙医院工作。完善和发挥全民健身中心服务功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关心帮扶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完成市综合档案馆整体搬迁,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发展的重任,人民的厚望,改革的趋势,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倍加努力,积极作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干出新业绩,以率先垂范的品格带出新气象。

      强化责任,为民理政。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理念,强化担当意识,大事不躲,小事不拖,难事敢上,责任敢负,过失敢当,在其位就谋其政,任其职就尽其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解群众之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强化程序,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公众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及行政权力公开,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运行。

      强化执行,高效执政。倡导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作风,对研究决定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坚持一抓到底,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不断提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强化协作意识,严肃处理揽功诿过、推诿扯皮行为,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绩效管理,明确任务与分工,明示流程与时限,明晰责任与奖惩,逐条逐项抓落实,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强化约束,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逗硬执行厉行节约和公车管理办法,推行预算单位接待、交通、会议“三公”经费总额管理、上限控制的“天花板”制度,实行财务报账“双签双审”制度,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强化“一把手”监督,加强审计和行政监察,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风正潮涌,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紧抓机遇,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幸福万源新篇章!

      名词解释:

      1.七通一平: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讯、通路、通燃气、通热力和场地平整。

      2.打四黑除四害:“四黑”是指“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黄赌毒“黑窝点”。“四害”是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百姓财产安全、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诚信。

      3.政府采购“两询一审”:由业主单位询价申报,然后市评审中心独立询(核)价,报市政府审批采购。

      4.工程项目“双核双审”制度:政府投资工程预算控制价由市财政局核审出具评审结果,再由市审计局复核;工程结算由市财政局出具审查报告,再由市审计局审计。工程变更“两核一准”制度:由市发改局核实提出意见,送市财政局复核,报市政府审核批准。

      5.种植业“百万亩”、养殖业“千百十”工程:到2017年,全市养殖业发展要达到千万只黑鸡、百万头生猪、增加存栏十万头(箱)牛羊(蜂),种植业发展要达到年种植茶叶20万亩、马铃薯种薯20万亩、经果林30万亩、道地中药材10万亩、杂粮20万亩。

      6.一区三片:一区即以太平、官渡、茶垭、青花、白沙、八台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三片即以白羊、固军、旧院、井溪、铁矿、堰塘、石塘、白沙、八台为主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以官大路沿线为主的扶贫连片开发示范片,以国道210沿线、魏罗路沿线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示范片。

      7.财务报账“双签双审”制度:各单位财务开支事项签批,先由会计(财务主管)进行票据审核,再由分管财务领导把关签批,最后由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核签批。

    分享到: